粵繡,又稱廣繡,中國名繡之一,是産于廣東地區的刺繡品。據傳創始于少數民族,明中後期形成特色。國內以故宮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廣繡的另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繡工多爲男工,和其他地區繡工均爲女子不同,在繡制大件時,繡工常手拿長針站著施繡。
廣繡針法十分豐富,把針線起落、用力輕重、絲理走向、排列疏密、絲結卷曲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圖像的表現力。
廣繡以絨繡最有名
其特色有五:
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撚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四是裝飾花紋繁缛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産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
五是繡工多爲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台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挂幛、條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