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泡沫相联系的词语通常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像金融泡沫、房产泡沫。而现在,人际泡沫又开始冲击着职场中忙忙碌碌的人。看起来结识的人实在是不少,但事实上,真正能称之为朋友的寥寥无几,这就是看似膨胀实则空虚的“人际泡沫”,反映着人们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态。
盡管認識很多人、很多同事,但她覺得自己沒什麽朋友。
認識的人越多,“泡沫”就越多
在北京工作的陳晶小姐,供職于一家著名的房地産公司,身爲市場部推廣經理,她經常要策劃一些活動。她接觸的客戶群很多事業有成,甚至小有名氣。幾年下來,陳晶的名片盒裏一大把交換來的名片;手機、筆記本電腦、記事本裏,存滿了各種關系戶的聯絡方式;在各種社交商務場所,她應酬得八面玲珑;每天,她的手機頻頻響起,對于“各路人馬”通話時都是一股親熱勁……
在朋友的眼中,陳晶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結識的朋友也都是精英,但陳晶自己卻說:“除了工作上的聯系,在北京,我真正的朋友並不多。”
“幾本名片,大多是陌生人。”這就是很多都市人的內心寫照。家裏攢了幾大本名片,裏面“藏著”的人,真正能稱得上朋友的沒有幾個。每周約會許多人,但沒有一個是知心朋友。手機通訊錄裏的電話接近飽和,極少聯系者占了大多數。
“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幾乎每天都在認識新的人。但事實上,這些人裏絕大部分都只是一面之緣,下次有事需要再聯系的時候,跟陌生人沒什麽兩樣。”陳晶告訴記者,有一次自己遇到了一點事情,需要幫助,可抱著幾大本名片,卻實在想不出會有誰肯幫忙。
“其實身邊很多同事也都是這樣。”陳晶對記者說,“我們辦公室裏幾個同事都是單身,家長急死了,不明白做推廣認識那麽多人,怎麽就遇不到合適的人。其實他們哪知道,雖然平時我們看似熱熱鬧鬧,但事實上我們真正的圈子太小了。”陳晶無奈地表示,雖然在工作中會接觸大量的人,但不知爲什麽,很難再與他們建立學生時代那種真誠的朋友關系了,所以繁忙的工作讓她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個人的問題。那些通過工作認識的朋友都是有利益關系的,抛開這層關系便什麽都不是。
家人、朋友常被忽略,奔忙于各種人際、利益關系的應酬。
大量時間精力,用來維系“泡沫”
電話、電腦、傳真、打印機等現代辦公通訊工具維系著自己與社會的熱鬧關系,而自己身邊的親人卻有好久沒有問候過了。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常常日夜顛倒地加班、應酬,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飯局,兩點一線。
“這幾年爲了維系‘泡沫’,自己的生活犧牲的很多。在工作崗位中職位做的越高,沒有意義的應酬就越多。”一家公關公司的經理郝先生告訴記者,自從當上了經理,節假日在家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今年夏天,郝經理去了好幾趟北戴河,用他自己的話說:“去一次還有意思,多去幾次就沒什麽意思了。都是因爲各種名目的會議、工作原因,不去不行,也是個任務。”
郝先生說,今年是自己結婚10周年,早就答應妻子要好好慶祝一下,但當天卻被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等多重關系的人“強行”留下,赴一個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