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下江山,還要搶得美人歸
(发布日期:2008/5/8 15:31:10)
浏覽人數:
389
鼠標雙擊自動滾屏
下江山,还要抢得美人归
令目前家電廠商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是零售商門店主管的一些“小動作”,例如:對産品私自設立上架條件,收取過高的攤位裝修費等等。“我相信這只是局部問題,零售商的高層是不支持或者不知情的,但這些情況確實在門店裏客觀存在。”某家電廠商負責人說。
2001年,中國加入WTO,2004年,以百思買爲首的外資家電連鎖商開始進入,國內的家電零售商在2004年開始集體發力擴大規模。“先有江山,而後才能有美人。所以當時國美的戰略是規模第一,效益第二。”何陽青說道。在這場跑馬圈地搶奪江山的混戰中,最終剩下的兩大贏家便是國美和蘇甯。快速開店和收購,並不等于快速盈利,據悉,在國美的1000多家店中,只有三分之一在贏利,更多的店面是開一家賠一家。對單店經營水平的忽視,帶來的後果便是店面數量在做加法,盈利能力卻在做減法。
何陽青稱國美下一步將把戰略優先順序從原來的“規模—發展—效益”,調整爲“發展—效益—規模”。據介紹,通過精細化管理,以提升單店經營質量作爲主要增長方式,這將是國美最重要的下一步。
制約精細化管理能否到位的重要一步,在于能否取消廠商促銷員,改由分零售商店員進行銷售。在這方面,國內零售商或許需要向國外同行學習。在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零售商百思買的店面中,所有銷售人員都是百思買的員工。負責銷售電子樂器的店員,甚至會被送去參加樂器培訓班。何陽青坦言,由廠商派促銷人員的做法已有十幾年曆史,馬上實現轉換可能性不大,但國美正在做這方面的思考和調整,“這將有利店員産生歸屬感,制造和零售分工越清晰,各自的競爭力就越高,同時也有利于節約社會成本”。
在劉步塵看來,國內家電業供零關系的前景卻仍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二者唇齒相依,這個問題解決不了,無論是對供應商還是零售商都不利,國際化的問題也將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