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經濟今年持續高速增長 
(发布日期:2006/4/22 16:33:36)
  浏覽人數:179

点此滚屏鼠標雙擊自動滾屏 

    据联合早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在华盛顿发表每半年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增长,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复兴,将促使亚洲今年继续取得高增长,虽然亚洲增长仍难免持续受到通货膨胀和禽流感的双重威胁。不过报告认为,东南亚、纽西兰和澳洲今年经济料将放缓。

    IMF預測,亞洲新興工業經濟體,即韓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今年平均的增長預測爲5.2%,明年爲4.5%。而東南亞國家(即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今年平均增長將爲5.1%,明年增長料可達5.7%。

    該報告稱,日本作爲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在通貨緊縮壓力繼續緩解的情況下,經濟“保持穩健上軌”。日本料將在今年增長2.8%,並在2007年繼續增長2.1%。

    IMF說,中國和印度料將在2006年取得7%增長,並將在2007年取得7.3%增長。報告建議,北京應乘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對其有利,乘它擁有龐大外彙儲備金時,讓人民幣彙率更加靈活化,以加大自己的購買力與消費能力。而印度則需乘此時調整其財政政策,調高利率以抑制通脹。

    IMF認爲,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普遍受到內需強勁增加,和資訊工業複蘇這兩大力量的推動,料將取得高增長,不過,投資還未出現顯著增幅。但在環球經濟情況良好和日本持續複蘇的刺激下,亞洲經濟料能在2006年持續增長。從有利角度分析,工業國家出現超越預期的投資增幅以及股票與房地産價格的上漲,都會促使亞洲地區增長更加強勁。

    然而,盡管報告作出上述預測,但是仍然指出,對亞洲經濟增長最大的阻礙因素之一是禽流感,這風險很顯著,但也很難將其數量化。其他威脅亞洲經濟的風險因素包括:油價另一波的上漲、發達國家保護主義情緒的擡頭、爲了抑制通脹而實施的更多通貨緊縮政策等。 資料下載:[轉載]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