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農業談判未縮小分歧月底達成模式難度較大 
(发布日期:2006/4/13 9:00:15)
  浏覽人數:201

点此滚屏鼠標雙擊自動滾屏 

    据中新社报道,记者从中国农业部获悉,虽然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积极参与农业问题谈判并不断有新的提案提出,但在具体议题的技术磋商中并未缩小分歧,四月底达成模式的难度较大。

    不過,WTO農業談判技術磋商的力度和密度已明顯加大,各方都在爲政治層決策做好技術准備。

    據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有關人士介紹,農業部官員參加了WTO農業委員會于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日內瓦召開的農業特會,深入的技術性磋商成爲此次會議的特點。

    WTO各成員在本次特會上重點討論了出口競爭的糧食援助、國營貿易企業和出口信貸;國內支持的“綠箱”(對農産品貿易沒有産生影響或僅産生微小扭曲的補貼,成員方可自由使用)、“藍箱”(國家給予那些被要求限制生産的農民以某種直接支付,成員方不須承擔削減義務)和AMS(綜合支持總量)特定産品封頂的基期,以及市場准入的敏感産品待遇等議題。

    雖然此次會議主席對討論的深入程度表示了肯定,但由于缺乏主要成員的政治推動,本次會議沒有取得實質進展,在具體議題的技術方面也未能縮小分歧。

    比如,在國內支持方面,美歐拒絕接受加嚴“藍箱”和“綠箱”紀律,並對發展中成員力圖將一些發展計劃列入“綠箱”持保留態度。在市場准入方面,敏感産品的討論仍沒有進展,但對擴大配額基礎的確定問題成員表示可以考慮不同因素。特殊産品以及特殊保障機制問題上出口成員和進口發展中成員間存在較大分歧。

    根據去年于香港舉行的WTO第六次部長級會議通過的《香港宣言》,各成員希望在今年四月底前爲整個農産品及非農産品談判設立架構並在七月底前提交修訂版本;同意在二O一三年取消所有農産品出口補貼,並就此于今年四月底前設定取消補貼的形式、在七月底前就這些方式提交一個全面的時間表草案。 資料下載:[中新社]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