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果品資源優勢轉化爲商品優勢、價值優勢的關鍵,是實現産業升級和價值鏈延伸的重要依托。
洛川蘋果、慈溪楊梅、周至猕猴桃……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名字成爲大家耳熟能詳的果業區域公用品牌,也成爲果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例證。
品牌是果品資源優勢轉化爲商品優勢、價值優勢的關鍵,是實現産業升級和價值鏈延伸的重要依托。在广袤田野上,果业品牌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産業發展重要引擎
在2025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发布《2025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64.37亿元。这意味着,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连续16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苏泽文表示,品牌是農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现代農業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
煙台蘋果是我國果業品牌發展的代表之一。2015年,煙台市委托浙江大學量身打造《煙台蘋果品牌戰略規劃》,從品牌符號、管理保護、傳播體系進行戰略設計,2020年完成品牌升級,構建起以區域公用品牌爲引領、企業品牌爲支撐的母子品牌體系。截至2024年,煙台蘋果種植面積219萬畝、産量660萬噸,産量、單産、産值均居全國首位,年均出口量占全國出口蘋果總量的二分之一。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建萍表示,企業通過地理標志和品種權保護建立品牌識別度,形成品類與品牌強關聯,品牌力顯著提升。國産水果市場正通過技術賦能構建“多品類—全渠道—可持續—高價值—強品牌”生態體系。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认为,从果业整体发展来看,最好的模式是生产型企业和渠道型企业共同打造品牌,形成“优果生产+渠道销售”的战略同盟,推动实现果业生产者、渠道商与消费者合作多赢的局面。

科技賦能優果優價
近年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果業新品種越來越受市場青睐。瑞雪蘋果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政陽教授團隊培育的品種。陝西省鹹陽市淳化縣果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小弟介紹,瑞雪蘋果色豔、味美、汁甜,很受市場歡迎,直徑8厘米以上的蘋果每斤價格在6元以上。
品牌代表著品質優良、標准生産、健康安全。張建萍表示,水果品種通過標准化生産實現從“品種紅利”向“品牌紅利”轉型,帶動全産業鏈增值。
水果分選是標准化生産的重要一環。在超市、水果店出售的水果大小均勻、品質統一,這就是分選的結果。陶朗中國食品業務總經理余德雲說:“目前,國內水果種植尚未實現高度標准化,品質還不穩定。因此,需要借助先進的AI分選技術對水果進行精准分級,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實現水果‘物盡其用’。”
標准化分選實現了水果采摘後的初次價值提升,而智能化貯藏則是通過環境精准調控,有效降低産後損耗,讓水果能夠錯峰銷售與跨地域供應,讓“季産年銷”成爲可能,爲實現果業豐産增收邁出紮實一步。
“每种果蔬都有其最适宜的贮藏条件,必须精准摸索出相应参数,并在此条件下贮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茂玉介绍,这需要采取綜合保鲜措施,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来延长贮藏时间。随着保鲜技术不断进步,苹果贮藏时间可长达1年,樱桃、蓝莓等易腐水果贮藏期能延长至3个月甚至半年。
除了貯藏,水果深加工産品同樣離不開標准化生産。富平柿餅是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的一張美食名片。大方集團(西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方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除了打造食品級工業廠房,還依托國際標准,精准控制溫濕度,解決柿餅晾曬問題,確保品質穩定。”
胡晓云表示,中国果业品牌建设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在品种改良、数字農業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同时完善品牌价值转化机制,通过文化赋能、消费洞察等,将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場竞争力,真正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差异化品牌。
高效物流護果保鮮
在水果行業,人們常說,“最初一公裏”決定“最後一公裏”。水果采摘後如果沒能得到有效保鮮處理,損耗率會極高,部分品類損耗率可達20%至30%。“最初一公裏”的預冷處理能夠大幅降低損耗率,確保品質,提升品牌價值。
吳茂玉說,果品是鮮活農産品,從采摘到送達消費者手中,必須采取無縫冷鏈措施來保障新鮮度,這就要求在采摘後立即進行預冷。例如,蘋果在田間生長時會積累大量的“田間熱”。采摘後,果面溫度容易下降,但果心溫度卻難以降低。若不降低果心溫度就直接送入冷庫,果實可能需要長達48小時才能降至適宜的貯藏溫度,這會縮短其貯藏壽命。因此,首先必須通過快速冷卻的方式使果心溫度迅速下降至適宜溫度,之後再轉入冷庫進行貯藏保鮮。
陝西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業務總監王海賓表示,公司在果園旁邊用無人車搭載冷籠,半個小時內就能把水果從25攝氏度降到2攝氏度,第一時間鎖鮮。分選也在産地完成,用光譜測糖度、AI看外觀,自動分級,機械臂打包,全程低溫。同時,公司還派駐快遞員現場裝箱、當場發貨,果農摘下來就能寄出。包裝使用環保可循環材料,既減碳又護果。
在水果运输上,除需要重视链条的“最初一公里”,还需要根据不同水果特性,为其量身定制运输方案,从而让消费者吃得鲜,也能让果农获得更多收益。例如,樱桃是比较娇贵的水果,快递公司采取田间预冷、全程冷链加自有货机空运的方式,让很多城市的消费者在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而像苹果这类比较耐储存的水果,运输时就会灵活搭配航空和陆运,开发生鲜专线,批量走货,成本更低。差异化运输,既保障水果品质,也帮助果农降低物流成本。(记者 刘 瑾 徐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