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業正在經受考驗,供應鏈的轉型優化、渠道增量的探索,都是接下來的功課
零食公司嘗試轉型的過程尚未完全見到成效,就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近期零食行業的半年報已紛紛出爐,但多家公司利潤出現雙位數縮水。主要公司中,洽洽食品上半年實現營收27.52億元,同比下滑5.05%;歸母淨利潤8864萬元,同比下滑73.68%;三只松鼠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78億元,同比增長7.9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2.22%至1.38億元;甘源食品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45億元,同比下降9.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60.50萬元,同比下降55.20%。
界面新聞縱覽財報獲悉,原材料成本上漲與渠道費用攀升是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洽洽食品在財報中表示,營收變化主要是由于宏觀經濟形勢、外部渠道的變化以及一季度春節錯期等因素的影響所致;而淨利潤的變化則主要是由于葵花籽和核心堅果原料成本上升,與此同時,公司主動調整産品結構、渠道結構等,加大了新品研發和勢能渠道的費用投入,對公司利潤情況産生影響。
三只松鼠在投資者交流中表示,公司利潤方面受到兩端擠壓,一方面由于國際形勢影響,堅果原料成本上漲,導致堅果産品特別是禮包的利潤有所下滑;另一方面線上平台流量變化,費率有所提升。同時線下分銷加大市場費用投入,加速日銷品布局及終端滲透。
甘源食品則將業績下滑歸因于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的毛利下滑,以及公司在明星代言、廣告宣傳、新品推廣及渠道開拓等方面的費用增加,這也是甘源食品在三年高速增長以來首次出現半年度滑坡。
這番情況與2024年上半年形成對比,2024上半年,多數主要零食公司業績均遞上喜報,利潤收獲雙位數漲幅。
界面新聞多方采訪獲悉,相比2024年上半年,零食公司所面臨的外部渠道環境發生一定變化,這或許也是渠道成本被寫在財報裏、傷到利潤的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零食渠道有增量,今年同比沒有了。”一不願具名的零食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去年的增量指的是如火如荼擴張的零食量販店,當時零食品牌們均通過入駐量販店,把産品鋪設到了更多終端。
但據該人士,由于零食量販店業態本身已度過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因此面向零食供應商的補貼與優惠也已縮小力度,這可能令零食品牌一定程度感到壓力。“以前爲了大牌做引流會去補貼,現在零食店體量大起來了,也是市場的一個話語權的轉變吧。”上述人士表示。
能在一定程度上側面印證該現象的是零食量販店業績的紅火。
界面新聞自財報獲悉,擁有量販店品牌“好想來”的萬辰集團在上半年總營收達225.83億元,同比增長106.89%;淨利潤8.70億元,同比增長504.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72億元,同比增長50358.8%。
鳴鳴很忙集團也在今年4月遞交了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鳴鳴很忙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別爲42.86億元、102.95億、393.4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40.2%、282.2%;同期,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0.81億元、2.35億元和9.1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88.1%、288.7%。2024年,鳴鳴很忙零售額突破555億元。
而在此之前,這兩大集團已經通過收購合並完成大幅擴張,旗下品牌成爲市場上消費者最容易見到的零食門店,據雙方上述文件披露,二者已經擁有共計超3萬家店——直觀來體現的話,他們合計的體量已經超過了咖啡行業內幾乎門店無處不在的瑞幸。
此外,界面新聞獲悉,零售行業大類的競爭下由連鎖商超、線上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零食,也一定程度上分割了零食品牌的客流。
例如眼下無論是在即時零售平台,還是線下的社區超市、會員超市,消費者均能購買到由商超自行出品的零食,果幹、堅果、肉脯等是自有品牌的常備品。而零食消費的一個特點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並不高,如果在同樣的品質保證下,更容易在逛超市的時候直接購買超市的自有産品。
實際上這一情況擠壓到的不僅是零食行業,在代工選擇趨向相似的背景下,任何門檻不高的食品企業都會承受壓力。
譬如柚香谷CEO韩秀峰就在采访中表示:“即时零售平台在掌握了用户心智后,他们自己做 OEM品牌,不管是饮料也好,还是任何食品。这对品牌来说,是不是有实力,有没有原料,有没有产品研发能力,是不是自己生产,都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这是对品牌的洗礼。”
与此同时,线上费用率也可能正因竞争的加剧而攀升,是对零食公司过渡与调整韧性的另一重考验。 “从线上运营投流角度,如果一笔钱花得不值、转化效率不好,那它就是亏的。”一食品零售行业人士对界面新聞说,据该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投流预算提高可能也有几种情况,例如对一年中的不同节点投放计划没做好,在需要投入的时候多投或者少投,一年下来都可能会影响到财报。再比如针对不同渠道、平台的投放预算发生改变,也会导致总投入的提高。
從這一方向來看,由于近年來普遍的價格競爭,消費者心智已被低價占據,而線上平台于消費者而言的特點就是價格透明、貨架清晰,因此更是加重了比價行爲。而在這樣的環境裏,零食品牌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保證産品的曝光與流量,另一方面需要保證價格優勢,總體運營難度大。
整體上零食行業依舊在經受考驗,供應鏈的轉型優化、渠道增量的探索,都是接下來的功課。而除了外部因素,仍有企業在向內改革中承接動蕩。
經曆三年業績波動的良品鋪子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7.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虧損9355.31萬元。今年7月,良品鋪子宣布引入武漢國資作爲戰略投資者,並成爲公司未來新的控股股東。這項交易目前仍有不確定性在。
在这之前的良品铺子经历了管理层变换与经营策略的摇摆,上半年良品铺子再关259家店,至财报发布时门店已收缩至2445家。(记者 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