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市場的穩固根基,到海外版圖的持續擴張,甯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所取得的亮眼成績,是“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成功實踐。
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正迎來加速發展期,各國碳中和政策持續加碼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與需求度顯著提升,動力電池作爲核心零部件,市場規模隨之快速擴張。
作爲全球動力電池生産商中的佼佼者,甯德時代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成績斐然,上半年實現營收1788.9億元,同比增長7.27%;歸母淨利潤達30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3.33%。這一亮麗的財務數據,既是其在國內市場持續領跑的有力證明——國內市場貢獻了超六成營收,爲業績增長提供穩定基本盤,也是海外市場加速突破的直觀體現,再次印證了其在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從市場份額來看,甯德時代以38.1%的市占率穩居動力電池市場全球第一。2025年1至5月,其動力電池全球裝車量達152.7GWh,同比增長40.6%,這一數據的背後,是國內與海外市場的協同發力:在國內,憑借技術叠代速度快、産能響應及時等優勢,持續占據超45%的市場份額,牢牢把控國內市場主導權;在海外市場,甯德時代同樣表現卓越,境外收入612.0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34.22%,較2024年同期的30.48%有所提升,海外收入占比的穩步增長,標志著其全球化布局進入收獲期。早在2024年,甯德時代就在全球(除中國)市場以27%的市占率拿下第一位,當年其動力電池在海外市場的裝車量爲97.4GWh,同比增幅爲10.9%,爲2025年海外業務的進一步突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市場份額的領先優勢,到全球化戰略的深度落地,甯德時代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産能布局、技術創新、合作拓展等多維度舉措的長期深耕,這些舉措共同推動其在全球範圍內成功塑造了強大的品牌形象。
在産能布局方面,甯德時代的海外布局起步較早且規模宏大,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其在國內已形成“東西南北中”全方位産能網絡,在福建、廣東等地設多個大型基地,總産能超600GWh,既保障本土供應,也成爲海外擴張的“後方基地”。2019年在德國建首個海外工廠,2022年投産;今年擬投73.4億歐元建匈牙利基地,服務歐洲車企;針對東南亞市場布局,印尼項目明確規劃年産能40GWh,泰國合資廠可精准滿足區域需求,二者與國內産能協同互補,助力成本優化。

如果說産能布局是甯德時代全球化的“硬件支撐”,那麽技術創新則是其品牌出海的“核心軟件”,始終爲其全球業務拓展提供關鍵驅動力。2025年4月推出“鈉新”鈉電池、骁遙雙核電池及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解決行業難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技術先在國內驗證叠代,如神行超充電池率先搭載小鵬、理想新車型,經市場檢驗後再出海,助其進入特斯拉、寶馬等國際車企供應鏈。
除了産能與技術的雙重保障,甯德時代還通過深化國際合作,持續拓展全球業務版圖,尤其在汽車與儲能兩大核心領域,合作範圍不斷擴大、合作深度持續加深。2024年12月與Stellantis在西班牙建合資廠;儲能業務雖上半年營收下滑1.47%,但産量全球第一,國內穩定需求爲其提供“緩沖墊”,同時海外拓展穩步推進。其6月量産的587Ah儲能電芯,性能大幅提升,已吸引歐美大型儲能項目訂單。
從國內市場的穩固根基,到海外版圖的持續擴張,甯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所取得的亮眼成績,是“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成功實踐。未来,国内市場仍将是业绩“压舱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市場规模化,其将发挥优势满足国内多元需求;海外则成为增长“新引擎”,推动收入占比提升。宁德时代的全球化之路,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企业从全球产业链“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