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鮮果銷售到食品深加工、農旅融合,奉節臍橙産業正在實現經濟裂變
在三峽江畔,有一個被綠水青山環抱的縣城,這裏漫山遍野種植著38.3萬畝優質臍橙,“奉節臍橙”的品牌價值高達381.7億元,可謂“一棵果樹托起百億産業鏈”。

但曾幾何時,這裏遍地運煤車。調查顯示,2003年,重慶市奉節縣涉煤鄉鎮達17個,12萬人靠煤吃飯,過度的煤炭開采讓山體百孔千瘡,全縣水土流失面積占比達68%,森林覆蓋率一度跌破30%,地質災害點多達1420處。
在“共抓大保護”下,奉節近年來累計關閉煤礦217個,正式告別煤炭生産市場。通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奉節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97.89平方公裏,治理石漠化125平方公裏,全縣森林覆蓋率回升至69.49%。
環境變好了,但財政收入也隨著煤礦關停而驟減6億元。如何走出了一條山區致富的轉型新路?奉節人將目光投向了22萬畝坡地。
8月13日上午,“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走進奉節縣永樂鎮大壩村,這裏依托9.8公裏的長江岸線優勢,種植了1.2萬畝臍橙,去年全村臍橙産量達2.4萬噸,總産值1.8億元,一躍成爲全國特色産業産值超億元村。而曾經的煤礦工人也變身種植臍橙的果農,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7元、同比增長7.8%,戶均收入超12萬元。
“過去挖煤月掙三千,現在種橙年入百萬。”果農曾清雲見證了大壩村從“黑色”到“綠色”的轉變。過去手拿鐵鍬挖煤的曾清雲,如今成爲智慧果園的管理者。在200畝臍橙園裏,天上飛著植保無人機,地下鋪著肥水管網,樹上結出的“詩橙”通過區塊鏈溯源供應到北京市場,曾清雲只需點擊手機屏幕查看臍橙園的各項數據。
“獨特的三峽河谷氣候和富含鉀元素的土壤孕育出酸甜適度、口感清爽的奉節臍橙,但好橙也怕巷子深。”大壩村村黨支部書記左明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爲了幫果農拓寬銷路,大壩村依托標准化電商直播基地,組織本村網紅7名、直播達人32名成立營銷服務隊,2024年開展直播帶貨146場次,銷售額達7000萬元,線上銷售占全村臍橙銷售總額的40%,價格較線下高出35%。
同時,大壩村還探索果樹訂單認養銷售模式,“點對點”推送種植、管護、采摘等過程,累計認養訂單達16734單,認購0.4萬噸。此外,通過參加“萬噸臍橙進山東”、橙博會等展銷活動,向全國10余個重要水果批發市場直銷臍橙,去年累計直銷1.1萬噸。
大坝村脐橙卖得好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助力。奉节县永乐镇党委副书记高成国介绍,大坝村联合中国農業大学、西南農業大学建成“科技小院”,引进专家6名、研究生5名、大学生16名,搭配本地“土专家、田秀才”35名成立农技服务队,帮助解决脐橙种植难题。
“我們按‘六個一’綠色種植管護標准,全生命周期記錄開花、疏果、套袋等12個環節數據,全過程數字化管控培土施肥、蔬果采摘、包裝銷售等流程,不僅年均減少農藥使用1000升,減少化肥使用量超300噸,在不打藥的情況下,優質果率還提升到了85%,比傳統生産模式增收35%以上。”高成國說。
從鮮果銷售到食品深加工、農旅融合,奉節臍橙産業正在實現經濟裂變。目前,奉节已开发出脐橙酒、脐橙精油等30余种产品,随着汇源果汁30亿元深加工项目落地,可进一步提升奉节脐橙产业的价值链。
与此同时,依托“高峡平湖”“花果同树”等独特景观,奉节县大坝村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村落,2000亩农旅融合示范园区打造了“诗城”寻橙、特色乡愁、竹枝词唱诵等3条旅遊线路,年均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达200万元。
奉节县水利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全县38.3万亩脐橙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3000余吨,自大规模发展脐橙种植产业以来,奉节累计减少水土流失10万余吨。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以来,奉节已拒绝高污染项目27个,投入生态修复资金45亿元;同时,年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去年旅遊綜合收入达21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