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蔚來爲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共同構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全球電動車産業體系。
5月29日,時代周刊網站刊登深度文章《東移:中國電動汽車熱潮如何推動其科技崛起》,以中國電動汽車領軍品牌蔚來爲例,討論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迅猛崛起以及由此推動的科技實力提升。
這篇文章以蔚來汽車爲例,展示了中國制造向“技術引領型”躍遷的趨勢。
報道蔚來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獲得9800項全球專利,實現了換電技術的商業應用,不僅在中國和歐洲建設超過3000座換電站,還擁有全球續航最長的汽車動力電池、雙視角擡頭顯示器和線控駕駛系統。其工廠實現高度自動化,具備個性化定制的能力,並以軟件和AI爲核心構建整車架構,強調“先造大腦,再造車”。
文章指出,以蔚來爲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共同構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全球電動車産業體系。文章还提到,中国政府通过产业补贴、地方竞争、以及吸收外企技术等手段推动发展,并正在将电动车技术延伸到AI、机器人、空中出行等领域。
文章對蔚來的生産模式及技術競爭力進行了深入報道,以下爲報道原文節選:
在蔚來位于上海郊區的設計工作室裏,工程師們將黏土坯料鋪在一輛基礎款車型的鋁制車架上。然後,一個裝有機械鑽頭的機械臂在黏土上雕刻出一系列與設計師草圖相符的凹槽。之後,工程師們用調色刀將粗糙的表面精心打磨平整,再在上面貼上鋁箔。最後,這輛外觀時尚的金屬模型被推入陽光明媚的庭院,每一處曲線和外傾角都經過仔細的審視。
“藝術的本質在于給這些物件塗上顔色,然後去除;再加更多粘土,然後剝去,”蔚來上海設計高級總監柯林·菲普斯說道,他曾在凱迪拉克工作了12年。“這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的過程。”
這也是蔚來汽車設計方法論中一個略顯不協調的、手工感十足的第一步,而這一方法論本身就致力于突破技術界限。自2014年成立以來,蔚來汽車已在全球擁有9800項專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電池更換技術的普及,該技術允許客戶在中國和歐洲的3000多個換電站,僅用三分鍾即可將耗盡的電池更換爲充滿電的電池。
蔚来还生产了世界上续航里程最长的电动汽车(EV)电池,单次充电可行驶超过650英里(1,000公里)(特斯拉的记录为402英里)。它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双显示挡风玻璃——将数据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直接投射到驾驶员的视线中——以及第一个获得认证的线控驱动系统,该系统无需物理转向轴即可控制车轮。蔚来的 EP9跑车于2016年推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时速突破194英里,并打破了德国著名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纪录。“创新创造价值,”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告诉《时代》杂志。“创新帮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
NIO只是众多中國品牌中的一个,它们如今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場上占据主导地位。
據AlixPartners預測,到2030年,中國汽車制造商預計將占據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就電動汽車而言,中國已占據全球近三分之二的銷量(62%)。蔚來汽車目前在六個歐洲國家以及以色列和阿聯酋銷售。
據悉,蔚來汽車去年的汽車出貨量創下了221,970輛的紀錄,公司精益求精、技術敏捷,並擁有蓬勃發展所需的勇氣。
蔚來汽車位于安徽省的工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工廠年産能爲30萬輛,可在10天內交付350萬種規格組合的完全定制汽車。蔚來汽車擁有一個六層高、五層寬的裝配矩陣,單個底盤可以在其中向任何方向移動。底盤落地後,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導引車會將每個底盤運送到940台焊接和鉚接機器人之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工廠于2021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17個月就實現了量産。
据了解,蔚来汽车不再专注于汽车的面板、车轴和轴承,而是首先关注高压架构——电池、动力传动系统等等——然后再关注低压架构,例如数字计算。“然后,我们把机械部件固定在它周围,”蔚来ET9车辆体验经理乔纳森·雷纳(Jonathan Rayner)说道,他在捷豹路虎工作了14年后加入蔚来。“凭借如今的现代软件和能力,过去对老公司来说很难的事情现在相对容易了。”
將軟件置于生産的核心位置,意味著現代電動汽車與之前的汽油驅動汽車截然不同。即使你幾年前購買了蔚來或路特斯汽車,它們的“大腦”也會定期更新,就像你的智能手機一樣。這也意味著不斷磨練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可以應用于許多相關領域。“人工智能是我們汽車産品非常重要的賦能因素,”蔚來首席執行官李斌表示,“這些技術幫助我們提升産品體驗和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