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珍珠粉圓都是茶飲産品中常見的小料之一,如今珍珠奶茶有了新規定。
随着一票主打珍珠奶茶的品牌在海内外不断扩张,珍珠奶茶逐渐走红,甚至有品牌开出了“珍珠奶茶专门店”。一直以來,珍珠粉圓都是茶飲産品中常見的小料之一,如今珍珠奶茶有了新規定。
繼2024年2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2760-2024)(以下簡稱《標准》)發布之後,近日,《標准》正式實施,其中提到,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黃油和濃縮黃油、澱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挂漿、預制肉制品、果蔬汁(漿)中不得使用,同時該食品添加劑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1g/kg調整爲0.3g/kg。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什麽?品質泰州微信公衆號科普稱,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廣譜類防腐劑,具有安全性、穩定性高等優點,不受酸堿條件影響,對光和熱也比較穩定,能有效抑制酵母菌、黴菌和細菌的繁殖。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毒性較低,按標准規定的範圍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但長期過量攝入會危害人體健康。
這又和珍珠奶茶有什麽關聯呢?實際上,作爲茶飲産品中常見的配料之一,奶茶中的配料“珍珠”因屬于澱粉制品,也將禁止使用脫氫乙酸鈉。據咖門報道,目前茶飲市場上“珍珠”小料分爲常溫珍珠、冷凍珍珠和快煮珍珠三種,其中常溫珍珠和快煮珍珠含有防腐添加劑。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有奶茶店因銷售的珍珠粉圓含有脫氫乙酸抽檢不合格。新規的出現也意味著,若是2月8日後生産的珍珠含有脫氫乙酸鈉,恐怕會面臨處罰。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多家連鎖茶飲品牌,對方均表示所售産品符合規定。在新規出台後正式實施前,便有品牌更換供應商,生産珍珠的企業也有更換配方的情況。例如,去年11月,廣州貴師傅食品有限公司就發文稱,隨著國家衛健委出台新的食品添加劑標准,相關事件引發關注。脫氫乙酸鈉雖是低毒性的食品保鮮防腐劑,但超量攝入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貴師傅研發並更新了“0脫氫乙酸鈉”版本的珍珠粉圓。
類似的舉動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行業進步。廣州眺遠營銷咨詢公司總監高承飛指出,《標准》的實施將迫使相關企業調整珍珠粉圓的制作工藝,尋找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替代品以確保食品安全,這無疑會增加生産成本。同時,爲保持珍珠的口感與品質,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研發,探索新的保鮮技術。
一些小型或技術實力不足的企業可能無法承擔高昂的研發與生産成本而被迫退出市場,而擁有強大研發能力和供應鏈管理的大型品牌則有望借此機會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從而加速行業的洗牌。
在茶飲品牌紛紛聚焦健康品質升級的當下,食品安全已成爲品牌發展的驅動力,珍珠産品雖只是茶飲衆多配料中的一環,但其質量把控卻不容小觑。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認爲,茶飲品牌要嚴格把控原料質量,選擇符合標准的珍珠粉圓供應商,確保合規。同時,品牌還需積極研發創新,尋找更健康天然的保鮮方式,如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保鮮。在營銷上,突出産品的健康、安全特性,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提升品牌形象。另外,品牌還要注意加強員工培訓,使其熟悉新規和産品調整內容,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維護品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