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質冰雪“冷資源”正向經濟發展“熱動力”加速轉化
近年来,中国冰雪体育用品出口持续火热。走进浙江宁海县雪杖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德国的外贸产品;山东嘉祥县滑雪手套凭借不断提升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在国际展會上屡屡斩获新订单;黑龙江七台河市冰鞋产品不断打磨细节、提升性能,国际市場认可度节节攀升……开发更加环保、绿色的冰雪体育用品,丰富国际体育用品市場供给,中國優質冰雪“冷資源”正向經濟發展“熱動力”加速轉化。

浙江甯海滑雪杖——
綠色環保深受消費者青睐
记者 窦瀚洋
浙江甯波市甯海縣深甽鎮被稱爲“中國運動杖之鄉”,全國出口的每10根滑雪杖中有7根産自這裏。走進甯海縣東龍五金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從流水線上下來的滑雪杖堆滿了操作台,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組裝檢查。
公司樣品展示廳裏陳列著各種滑雪杖産品,一支主打綠色環保的滑雪杖格外亮眼。杖身設計簡約,環保符號明顯。“這是我們新研發的一款滑雪杖,在保證較高性能的同時,突出環境友好的特性。”公司總經理竺祯坤介紹,兼具環保屬性與優越性能的滑雪杖在海外市場備受青睐。
過去幾年間,這家企業也曾經曆起起落落。“我們的滑雪杖、登山杖一直以出口爲主,巅峰時每年出口60萬件,後來一度回落至平均每年20余萬件,沖擊還是挺大的。”竺祯坤坦言。
如何破局?竺祯坤帶著團隊奔赴國外市場,了解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在考察中,我們發現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産品環保屬性,在同等品質的情況下,傾向于選擇環境友好型品牌。”竺祯坤說。爲此,公司除了不斷提升滑雪杖的品質,也注重制造過程的綠色環保。
“比如研發團隊經過多種手柄材料對比實驗,選定一種可降解海藻原料。用這種原料制作手柄,不僅更具舒適性,在生産上也更節約水資源、減少碳排放。”竺祯坤舉例道,在生産滑雪杖時,企業會對生産過程中的剩余鋁材進行回收和二次利用,同時嘗試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
合作多年的德國老客戶德森對此豎起大拇指,“使用環保型滑雪杖在消費者中成爲一種風尚。東龍公司研發的滑雪杖兼具實用性和綠色性,性價比也很有優勢,不愧是新一代的‘中國制造’。”
在深甽鎮,越來越多滑雪杖生産企業意識到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不僅引進廢水廢氣控制處理設備,對柔性生産線進行優化升級,還叠代高能耗、低産出的生産工藝,進一步擴大生産效益。與此同時,面對海外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中國企業不斷創新,使産品更好地適應滑雪等不同戶外運動場景。
眼下,東龍公司內機器轟鳴,正在忙著生産出口歐洲國家的滑雪杖訂單。“只有以積極的姿態不斷尋求産品創新,才能進一步打開更爲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竺祯坤說。
黑龍江七台河冰鞋——
品質升級開辟海外市場
记者 郭晓龙
“長368毫米,寬28.5毫米,15片。”設置完參數,黑龍江七台河百凝盾運動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李偉輕點數控工作台上的鼠標,激光切割機便自動開始作業。幾條高密度激光束迅速聚成一個光斑,在碳纖維鋼片上左右滑動,一組35碼的初級短道冰刀雛形旋即出爐。
韓國采購商蔡秀彬舉著手機記錄下這些畫面,“我這次是來觀看在七台河市舉辦的中韓短道速滑交流賽,順便來參觀廠房。看到自動化程度如此高的廠房,我對中國合作夥伴的生産能力充滿信心。”看到眼前這條只需5名工作人員就可實現運轉的生産流水線,蔡秀彬直接訂下了1300雙冰鞋。
“我們的合作對象包括韓國、日本、匈牙利、加拿大等國企業。今年的冰鞋訂單已經排滿,預計年産量將突破3萬雙。”公司總經理王帥介紹,目前廠房的激光掃描3D建模系統、初級短道冰刀生産線、初級大道冰刀生産線、激光焊接生産線等4套生産設備都在滿負荷運轉。
除了批量化生産,企業還能爲專業運動員提供私人定制服務。截至目前,企業已爲1萬多名國內外運動員進行激光掃描3D建模,這些數據也爲公司打磨産品細節、提升産品性能提供了幫助。“七台河市有龐大的冰雪運動員訓練隊伍。我們會請專業運動員試用産品,他們的建議幫助我們不斷對産品優化升級。”王帥說。
“七台河市被譽爲‘中國短道速滑之鄉’。這些年,來自七台河市的冰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不斷提高。”王帥介紹,今年,來自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冰雪裝備訂單源源不斷。
在七台河体育中心室内冰场,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正在和中国运动员交流。中国运动员脚上的冰鞋吸引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短道速滑协会副会长狄安娜·洛克特的注意。“这种冰鞋采用碳纤维材料,包裹性和透气性非常好。在国际赛事中,很多专业运动员穿的是根据自身脚型、尺寸定制的冰鞋,这有利于提升成绩。”洛克特指着一名澳大利亚的小运动员说,“她现在穿的就是中國品牌的冰鞋。每次来七台河参加交流训练,澳大利亚的队员们都会买一双新鞋带回去。”
在七台河,計劃投資2500萬元的冰雪經濟産業園區建設已提上日程。冰雪經濟産業園區將規劃建設孵化器廠房、研創中心、冰雪産品試驗場等,打造冰雪制造企業、經銷商、終端用戶各環節緊密聯系的冰雪産業鏈。
“在我看來,中國很多冰雪運動裝備的質量很好,性價比高,這些都使得中國産品頗具國際競爭力,得到亞洲、歐洲等地區消費者的青睐。”韓國龍仁市檀國大學冰雪運動協會會長樸修恩表示,相信隨著中國冰雪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市場上將會出現更多中國冰雪運動裝備,爲各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山東嘉祥滑雪手套——
技術創新吸引外商采購
记者 李 蕊
“咔哒咔哒……”走進山東濟甯市嘉祥縣建設北路手套産業園企業車間,在一陣有節奏的縫紉機運轉聲中,工人們正忙著縫制滑雪手套,縫紉機機頭在布料上穿梭,起起落落間,一副副漂亮的滑雪手套“誕生”了。
“今年訂單源源不斷,正在趕制的這批貨將發往英國。”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介紹,“如今,公司引入數字化、智能化設備,徹底改變了以往手套作坊式生産模式,可實現年産600萬套高品質滑雪手套。”
嘉祥縣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爲“中國手套名城”。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這裏便開始發展手套産業,目前已成爲國內重要的滑雪手套生産基地,産品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中國紡織協會統計數據,國內市場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來自嘉祥縣,該縣手套出口量占行業出口總量近八成、居全國首位。
2022年北京冬奧會,嘉祥手套在國際舞台上屢次“破圈”:冬奧會期間,建華中興等企業與安踏集團達成合作,生産冬奧會冰雪運動比賽使用手套;中國選手谷愛淩完成偏軸轉體兩周1620度的高難度動作時,手上佩戴的白色滑雪手套正是建華中興與安踏集團合作生産的。
爲提升滑雪手套的功能性與舒適性,嘉祥縣滑雪産品生産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産品革新從未停歇。在建華中興的産品展示區,副總經理陳旭正在向外國客商展示公司研發的電動加熱滑雪手套,“這是我們賣得比較火的一款明星産品。這款手套內含碳纖維加熱材料,有高中低三個溫度擋位,可以在零下30攝氏度使用5個小時以上,能有效防止人體熱量在極寒狀態下流失。雖然價格比較貴,但今年電動加熱滑雪手套的外商下單情況非常好,目前出口量已達20萬套。”
“中國企業的研發能力很強。他們非常了解歐洲滑雪市場需求,每年給我們推薦40款新材料或者新設計。我們約有一半的款式設計來自建華中興。”意大利一家戶外品牌經理莫拉說。
小手套邁向國際冰雪大市場,自主創新是重要推動力。在嘉祥縣,包括建華中興在內的許多企業,正在與上海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展開合作,創新研發防火、防穿刺、電加熱等手套新技術、新産品200余款,獲批專利70余項,形成獨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經過多年深耕市場,嘉祥縣已形成滑雪手套“研發設計、輔料采購、協同加工、出口展銷”的全産業鏈條。目前,全縣擁有滑雪手套生産加工及配套企業300多家、加工戶1500多戶,輔料生産、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50多家,年産8000萬雙手套。
不久前,在2024年美国国际冬季户外运动用品展會上,建华中兴生产的电动加热滑雪手套,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国的许多客商询问洽谈。“手套的颜色很漂亮,外形和细节都很精致。”一位美国客商对电动加热滑雪手套颇感兴趣,“电磁蓄能和高温挡位持续发热都能满足长时间户外运动需求。”
“通过展示产品、演示技术,我们向国际市場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陈旭说,“在国际展會上,我们还挖掘了许多外国潜在客户、接到不少新订单,感知全球冰雪体育用品的市場需求和行业趋势。这有利于企业调整产品生产策略,拓宽出口渠道,在国际市場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