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啊?”近日,伴随着外国博主一句热梗的“出圈”,让国内外社交平台上都刮起了“China Travel”(中国旅行)风。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擁抱過就有了默契,你會愛上這裏。”16年前,一首《北京歡迎你》唱出了中國的開放與自信。而如今,伴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各類便利措施落地,“中國行”正在不斷演繹著新的可能性。
“city不city啊?”近日,伴随着外国博主一句热梗的“出圈”,让国内外社交平台上都刮起了“China Travel”(中国旅行)风,透过外国游客的镜头,我们看见一座座风格迥异的中国城市递上的生动名片,也通过他们第一人称的叙述,倾听着另一种视角的“中国故事”。

“city不city”火出圈
“city”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外國博主“保保熊”的視頻中,是5月31日他帶著妹妹手拿咖啡走在上海外灘,兩人感歎上海是一座大城市,用“好city啊”一詞形容。隨後,在博主“保保熊”帶領家人在中國四處遊玩時,他都會問一句“city不city啊?”。通過“保保熊”在抖音賬號的置頂視頻可以發現,多條“city系列”視頻點贊量超百萬,最高一條達到261萬點贊。
隨後,這句中英文結合並帶有魔性尾音的話火了,引得中外網友模仿演繹,各地文旅也紛紛用“city不city啊?”爲自己的城市引流。“city”這一英文單詞本身是指城市化,但伴隨著熱梗“city不city啊?”的出圈,它逐漸延伸出洋氣、新穎、刺激等含義。
这并非第一位拍摄来中国旅遊而火的外国博主。此前,外国游客来中国体验高铁;挑战中国夜晚“最危险的地方”夜市等视频都很出圈。通过外国友人的镜头,不管是美景美食,还是安静舒适的公共交通、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热情友好的中国人,都给许多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种了草”。
在国外一平台上,以“China Travel”(中国旅行)为主题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词条观看量高达7亿。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特種兵”改深度遊
“我看到很多人对着一栋建筑拍照,通过谷歌搜索才发现,这是一栋展示中国历史的博物馆。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并不多,现在拥有每次6天的签证时间,足够让我探索类似的陈列馆了解中国的巨变。”来上海旅遊的加拿大游客介绍。
他所提到的“6天签证时间”,与目前中国施行的72/144小时入境免签政策相关。去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旅遊领域对外开放力度,特别是签证便利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互免签证,位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个对外开放口岸,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伴随着政策落地,外国人的旅遊方式发生变更。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览已不再新鲜,深入、个性化地了解一座城市,成为了更多外国人打开中国的新方式。
“新手村”北京、上海、廣州,“進階版”成都、西安、重慶,“Hard模式”新疆、西藏,都成爲老外中國遊的熱門地。北京的英、法、意三語導遊梁強表示,近期小語種導遊“供不應求”,日薪從600元漲到800元,和去年相比,月收入幾近翻番。
一名成都的專職西班牙語導遊也表示,他從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滿了。“每個月至少帶團25天。”他說道。此外,隨著入境遊的“爆單”,專職旅行定制師這一職業也火了起來,他們負責幫入境遊客定制獨特的旅行計劃,更深度地體驗中國文化。
“中國行”吸引力再升級
“中國行”成熱潮,也爲各地文旅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作为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今年5月起上线新版都市旅遊卡“Shanghai Pass”,这张卡不需要实名,一下飞机就可以办理。用户将现金预存到该卡中,就能够轻松串联起出行、购物、景区等多种场景的小额支付,还支持在全国3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一张卡片,让“支付便捷”成为外国游客在上海旅遊体验的高频词汇。
此外,上海的待客之道還體現在許多細節上。如中英文雙語版的公告、酒店旅社會提供英文版上海地圖。一上海旅舍店長表示:“考慮到外國人的需求,今年我們特意打造了一個精釀啤酒吧,爲旅客營造便于交流的公共空間,目前住店的外國遊客基本占到50%。”
而在2024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外國人出入境45.8萬,幾乎達到2019年全年的數量。爲保障旅客隨到隨檢、順暢通關,四川邊檢總站邊檢處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包括在高峰時段打開所有百余條通道,安排了精通俄語、法語、意大利語等小語種的民警,爲旅客提供多語種、人性化的通關服務等。
伴隨著各地文旅的“絲滑連招”,外國旅客親身感受到溫暖而文明的中國,也通過鏡頭讓更多人了解到真實的中國。
如果说,此前李子柒的视频火出海外,是对东方田园主义的一种诗意传播。那么,现在大量海外游客用镜头展示的“China Travel”画面,则是中国众多城市各美其美最丰富与具象的符号传递。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毕研韬表示:“‘China Travel’爆红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外国博主的公信力、粉丝文化、计算传播、年轻一代对多元信息的偏好,都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在毕研韬看来,当外国人通过视频看到与认知中不同的中国,就会萌生亲自来中国深度体验、了解真实中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