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记者7月14日获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近日
某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某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記者7月14日獲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近日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28.1%,高于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總體位居國際前列。
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近年來,我國電力需求保持剛性增長。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達9.22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球用電量的33%。“十四五”以來,我國年均新增用電量約5700億千瓦時,相當于德國全年用電量水平。
我國電力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第二産業中,2023年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2%,超過制造業整體增長水平3.8個百分點。其中,光伏設備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76.0%,新能源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38.8%,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8.1%。新興産業用電量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反映出我國制造業生産保持較好增長態勢,産業結構正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優化升級。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說,隨著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趨勢將更加明顯。預計2030年,全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有望達35%。
张琳介绍,为进一步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中电联将持续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重点领域电气化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農業农村领域电气化进程。二是完善终端用能电气化市場机制和商业模式,支持电能替代用户参与电力市場,与发电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增加用户选择权,将用电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三是更好统筹电力供应保障与绿色转型,实现高水平电力供需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