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海外熱銷,汽車産業鏈公司也在探索走出去,積極擴建海外産能
蘭州汽車出口集結分撥中心啓動暨發車儀式日前在甘肅國際陸港東川鐵路物流中心舉行,班列裝載著中國多家車企生産的261輛商品車,全程鐵路運輸,將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上汽安吉申誠號”新船日前也從上海啓航,搭載首批自主品牌新車駛向歐洲。2月18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透露,公司未來兩年會有多艘滾裝船投入運營以緩解出口運力不足。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期采訪獲悉,作爲中國貿易“新三樣”(新能源車、電池、光伏)的代表,新能源汽車正引領中國汽車出口呈現跨越式增長,多家中國車企近日提出2024年汽車海外産銷目標,加速海外出口和建廠進程,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産業鏈也在積極出海布局。

車企對海外市場寄予厚望
新年伊始,車企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紛紛提出汽車出口新目標。
1月15日,在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廣州市代市長孫志洋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州要推進外貿強市建設,實施汽車出口促進措施,實現汽車出口“10萬+”目標,支持二手車出口業務。
2月1日,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東南亞出口集散中心正式啓用暨泰國工廠首批貨櫃發運儀式在廣州化龍舉行。廣汽商貿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朝表示,東南亞出口集散中心是物流賦能廣汽埃安出海戰略、提供與國內一脈相承物流服務的平台。
根據最新統計,廣汽埃安1月全球銷量爲24947輛,其中,國內終端交付21938輛,海外銷量突破3000輛。廣汽集團方面介紹,自主建設和運營的首個海外工廠進入試制階段,廣汽將形成以泰國爲中心、輻射東南亞的全新發展格局。
1月30日,比亞迪與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正式簽署比亞迪匈牙利乘用車工廠的土地預購協議,此舉標志著比亞迪在歐洲地區的本土化進程取得了新的實質性突破。“2024年是比亞迪創立30周年。在這個充滿創新和轉型的時代,電動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高端品牌和乘用車出海,會持續迸發出新機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日前說。數據顯示,2023年比亞迪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海外銷量爲24.3萬輛,雖然占比亞迪總銷量的比例爲8%,但同比增長高達334.2%。
2月18日,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光伏组件组成“新三样”,为广东制造在海外增加新亮色。伴随中國品牌“走出去”,比亚迪进入滚装船业务领域,第一艘滚装船“开拓者1号”已于2024年1月实现首航发运。未来两年,比亚迪还会有7艘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缓解出口运力不足。国联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产品及产能出海,比亚迪有望打开成长新空间。
除了專注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其他國內主流車企也對新年海外市場寄予厚望。
上汽集團負責人表示,2024年上汽海外銷量目標是135萬輛,上汽集團將有十余款新能源汽車出海投放,2024年還有望完成上汽歐洲工廠選址,以及自建、租賃廠房、合作經營等方式的確定。
2月19日,上汽集團有關人士透露,旗下智己和MG品牌新車將亮相2024日內瓦車展,展示中國智造的科技魅力。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2024全球夥伴大會上宣布,長安汽車2024年將在東南亞、歐洲市場導入相關産品,並加快進入澳新、南非、以色列等空白市場,預計汽車出口將達到50萬輛以上。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達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在全年總銷量中占比超過16%。引人關注的是,2023年國內汽車市場的銷量並未超越曆史峰值,出口已經成爲中國汽車産銷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汽車産業鏈韌性較強的優勢充分體現,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近兩年表現超強增長。出口增長重要原因是燃油車的國際性價比提升和新能源車出口暴增。中國汽車出口的數量和均價均強勢增長。”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未來中國汽車出口仍有巨大空間。
崔東樹還表示,長期以來,汽車生産能力都被視爲是工業強國的標志,人們觀念裏的世界工業強國,美國、日本、德國等無一不是汽車工業強國。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未來潛力巨大。
輪胎和電池等公司多國布局
隨著中國汽車在海外的熱銷,汽車産業鏈公司也在探索走出去,積極擴建海外産能。
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輪胎、汽車底盤等領域爲代表,優秀的中國供應鏈企業開始向歐洲、東南亞和美洲等地區的汽車産業集群地加速出海。
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甯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展開了一種很好的合作模式,將使用授權的服務模式,幫助福特汽車建造他們自己的電池廠。甯德時代也將爲歐美許多車企甚至電池制造商提供類似的服務模式,以幫他們迅速啓動工廠,並成爲世界一流的工廠。
甯德時代目前除了已經投産的德國工廠14GWh産能,匈牙利工廠100GWh産能也獲得建設許可,並開始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招聘工作人員。
有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當前,大衆、奔馳、寶馬、Stellantis集團等巨頭已經成爲甯德時代提升歐洲份額的主要動力來源,未來歐洲份額持續提升確定性強。其中,擁有約20%歐洲汽車市場份額的Stellantis集團已經和甯德時代簽署諒解備忘錄,甯德時代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锂(LFP)的電芯和模組,助力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産。
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日前发布消息称,其与国轩高科的合资公司Gotion InoBat Batteries(GIB)和斯洛伐克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于斯洛伐克建设一座电池工厂。GIB计划于2024年开始工厂建设。国轩高科已官宣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布局电池工厂,斯洛伐克有望成为公司新一座海外电池工厂。
作爲國內輕量化底盤等汽車零部件主流供應商,拓普集團的全球工廠建設持續推進,已經實現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區的海外布局,目前,公司墨西哥一期工廠正加快實施設備安裝調試,有望在2024年投産。
地處東南亞的泰國已經成爲中國輪胎企業的投資熱土,玲珑輪胎、森麒麟、浦林成山等先後在泰國投資建廠。
“2023年最忙的时候一天需要接待10家来考察的企业,目前已有约30家中国企业完成在园区项目二区的注册立项。”泰中罗勇工业园总裁赵斌介绍,园区已经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在东盟最大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目前园区正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记者 俞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