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踩線過關”贏了自己,但與比亞迪間的銷量同題競爭中,面對其超300萬輛的成績單,資本市場似乎並不滿意。
181万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3年实现了年销180万辆的Flag。然而,在车企销量大比拼中,狂奔的“一哥”比亚迪再次伤及特斯拉股价。截至美国时间1月3日收盘,特斯拉股价报收238.45美元/股,跌幅超4%,总市值降至7580亿美元。尽管,特斯拉“踩線過關”贏了自己,但與比亞迪間的銷量同題競爭中,面對其超300萬輛的成績單,資本市場似乎並不滿意。
成績壓線過關
2023年,特斯拉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2023年特斯拉全球産量約185萬輛,同比增長約35%;新車交付量約181萬輛,同比增長約38%。至此,特斯拉完成馬斯克全年180萬輛的挑戰目標。
2023年,马斯克与特斯拉为冲刺180万辆开足马力。其中,特斯拉曾频繁打出降价牌,Model 3和Model Y售价一度降至低点。其中,Model 3起售价曾低至22.99万元。降价带来的拉动效应逐渐显现,2023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超132万辆,超去年销量总和。
不過,從下半年開始,放緩的銷量需求讓外界開始對特斯拉能否實現180萬輛的年銷目標感到擔憂,尤其是在前三季度財報出爐後,業內認爲特斯拉在最後一個季度需完成近50萬輛的銷量,壓力不小。
但最終,特斯拉以181萬輛的銷量成績收官。其中,2023年四季度特斯拉全球産量約49.5萬輛,新車交付量約48.4萬輛。對于181萬輛的成績,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如果按照特斯拉交付中心每天營業8小時計算,2023年全球每6秒就有一位車主提走一輛特斯拉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销量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市場的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内交付超60万辆电动车。这意味着,特斯拉全球销量1/3来自上海超级工厂。“在中国市場,特斯拉Model Y是多月纯电动车销冠,Model 3是多月最畅销豪华轿车。”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年销目标的同时,特斯拉并未“松劲”。今年1月1日,特斯拉中国特斯拉上线两项限时福利,包括新年限时现车保险补贴和新年限时低息金融政策。其中,今年1月内下订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并提车,可享6000元保险补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车市价格从去年卷到今年,特斯拉开年就给出让利,无疑是想在春节前获取一波销量。
銷冠再易主
特斯拉贏了自己,但全球銷冠則再次易主比亞迪。
數據顯示,2023年比亞迪全年銷量爲302.44萬輛,同比增長61.9%。從總體銷量來看,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遠超特斯拉,但從純電銷量上來看特斯拉仍然守住銷冠位置。數據顯示,2023年,比亞迪純電動車型銷量爲157.48萬輛。
不過,比亞迪與特斯拉在純電動車型上的銷量差距正在縮小。2022年,比亞迪純電動車型銷量爲91.1萬輛,特斯拉約131萬輛,相差約46萬輛,2023年差距縮小至約24萬輛。不僅如此,2023年四季度,比亞迪純電動車型銷量超52萬輛,對特斯拉實現反超。
一時間,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爲熱門話題。面對外界將比亞迪與特斯拉的銷量進行對比,馬斯克表示:“比亞迪與特斯拉沒有可比性,我們是AI/機器人公司。”然而,在外界看來,雖然特斯拉一直對外宣稱是科技公司,但目前汽車銷量仍爲其利潤和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資本市場和業內很難不將特斯拉與其他車企對比。
不僅銷量,在比亞迪與特斯拉2023年三季度財報出爐後,外界便開始推算兩家車企的盈利情況。財報顯示,2023年三季度比亞迪營收1621.51億元,特斯拉營收233.5億美元(約合1706.89億元人民幣),從營收上來看兩家車企相差不多。但在毛利率上,比亞迪2023年三季度達19.79%,已連續3個季度超過特斯拉。
2023年車市價格內卷,特斯拉爲沖擊銷量也頻繁調整價格,同時Cybertruck皮卡及人工智能等項目的支出也讓其成本提升,讓特斯拉利潤承壓。相比來看,比亞迪的成本控制能力則一直提升。對于三季度業績,比亞迪方面曾表示,公司憑借不斷提升的品牌力、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産業鏈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盈利向好。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比亞迪已覆蓋大部分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産,相比采購供應商的配件,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場成爲比亞迪進一步提升銷量的關鍵之一。從目前布局來說,比亞迪海外市場的貢獻度多來自東南亞市場,在外界看來:“歐洲等作爲電動車增量市場,是比亞迪需積極拓展的目標。”有消息稱,比亞迪正在法國、西班牙、德國等歐洲國家尋求建立整車工廠的可能性。
狂奔的中國品牌
事实上,外界将比亚迪与特斯拉进行对比的背后,也是中國品牌在全球迎来拐点。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方面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約3000萬輛,同比增長11.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爲940萬輛,同比增長36.5%。2024年總銷量將達3100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150萬輛,同比增長20%。
车市整体销量推升至3000万辆,其中中國品牌正成为主力军。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國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297.8万辆,同比增长23.8%;市場份额为55.8%,上升6.6个百分点。中國品牌份额的提升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乘用车市場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传统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能源车发展日益走强,并走出像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汽车等强势企业。”
自主品牌提升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瞄准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出口量超300萬輛,而2023年前11個月汽車出口量已達441.2萬輛,同比增長58.4%。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11個月,日本汽車出口量爲399萬輛,同比增長15%,預計2023年全年出口量僅約430萬輛。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發布的報告則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將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除傳統自主品牌出口量猛增,近期造車新勢力的出口也逐步增量。崔東樹表示:“伴隨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新能源産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新能源車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中汽协方面预测,2024年汽车出口量将达到550万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车企全球布局升温,将进一步带动各品牌在全球市場的销量增长,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看上去是两家企业的销量比拼,但也凸显出中國品牌産品正在全球市場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