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今年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12月28日,中藥上市公司廣譽遠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今年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廣譽遠在公告中稱,目前,公司生産經營管理及業務活動一切正常。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2月29日,廣譽遠股價低走。收盤價26.99元/股,下跌6.53%。同日,記者多次致電廣譽遠董秘和證代公開電話,詢問涉嫌信披違法違規的具體事項等問題,電話始終處于忙音狀態。
作为中药企业,广誉远的核心公司山西广誉远是国内现存无断代传承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和药品品牌。目前,公司业务包括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和养生酒三个醫藥工业板块,以及醫藥商业板块。核心品种包括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前两者为国家保密品种。
不過,廣譽遠近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直到2022年,公司才結束了業績“三連降”,但還處于虧損狀態。在這期間,公司連續四年收到年報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問詢函,被上交所問及業績和經營問題。
而这些窘境与广誉远此前在资本市場上的运作以及公司经营策略有关,早有迹可循。在本世纪初,经营困顿的山西广誉远被郭家学收购。后者是当时醫藥界有名的资本狂人,创立了东盛集团,子公司东盛科技在1999年完成借壳上市。
但此後,因爲並購暴雷、債務危機,郭家學賣出了麗珠集團、雲南白藥、白加黑等資産,並將山西廣譽遠被注入東盛科技。2013年,東盛科技證券名稱變更爲廣譽遠,上市公司開始往中藥方向發力。
2013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從2.68億元增長到16.19億元,歸母淨利潤扭虧並一路漲至3.74億元。在這期間,廣譽遠還完成了兩次定增。其中2016年的一次涉及業績承諾。東盛集團承諾山西廣譽遠2016年至2018年三年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于1.33億元、2.35億元、4.33億元。因而,雖然業績走高,但廣譽遠實際上沒有完成該承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承諾期一結束,廣譽遠業績隨即變臉。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2.17億元、11.09億元、8.54億元,連降三年。
同時,時至今日,作爲“中華老字號”的廣譽遠都會在自己的年報中提到公司品牌影響力薄弱、市場話語權不足。這直接反映在財務數據上便是,2013年至2021年,公司應收賬款、存貨周轉天數一路走高。前者從最初的120天左右飙升至2021年的643天,即將近兩年;後者在2019年達到597天的最高點。
畸形的運營數據也讓廣譽遠此前的業績蒙上疑雲。2020年6月,上交所向公司發出針對2019年年報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承諾期後業績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采用激進銷售或提前確認收入等措施完成業績承諾,或存在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在此之下,廣譽遠近幾年的工作便成了收回款、清庫存。此後的年報也都收到了上交所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內容多涉及公司業績、應收賬款、壞賬准備計提、銷售費用等方面。
如針對2022年年報,上交所要求廣譽遠說明公司營收增長但虧損擴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說明壞賬計提方法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通過控制賬齡從而少計提壞賬准備的情形;說明銷售費用率持續高于同行業公司的原因,是否存變相利益輸送情況、通過銷售費用將款項間接支付給經銷商從而實現銷售回款的情形等。
在這一年,廣譽遠營收9.95億元,同比上漲16.44%,但歸母淨利潤虧損3.99億元。公司稱,原因在于資産計提減值准備、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增加,以及持續加大營銷投入。其中,公司年度計提資産減值損失5718.89萬元、信用減值損失425.23萬元,銷售費用高達8.54億元,銷售費用率爲85%。
直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爲9.38億元、歸母淨利潤轉正爲2448.72萬元,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降至211.65天,銷售費用率降至56%。以此來看,廣譽遠恢複元氣尚需時日。
同一时间,12月28日,广誉远还公布了一组人事变动,包括杨波因工作调整原因辞任公司董事长,并仍担任公司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董事。公司董事长一职由李晓军接任。另外,公司聘任王俊波、任岩为公司副总裁。其中,王俊波自2022年2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任岩则为咨询背景出身,此前曾任安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高级经理、副总裁、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记者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