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山東新能源汽車産量力爭達到100萬輛
(日期:2024/1/9 0:43:01)
浏覽人數:794 |
|
![]() |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月8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對省政府近日印發的《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進行解讀。山東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産業鏈“5567”提升工程,加速産業從蓄力期轉向爆發期。 山東作爲汽車産業大省,産業規模居全國前列。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積極謀劃、加快布局,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全面發力,大型高速沖壓生産線、高性能輪胎、高端軸承、輕量化鋁材、充電樁等關鍵生産裝備和配套産品全國領先,初步形成了以濟南、青島兩市爲核心,淄博、東營、煙台、濰坊、濟甯、日照、臨沂、德州、聊城等市協同發力的産業格局,發展後勁持續增強。但與此同時,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研發制造以及車用芯片、基礎軟件、新體系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配套上仍有明顯短板,産業轉型步伐不快、産能利用率不高、産業協同不夠等問題較爲突出,亟待盡快突破。 省工信廳副廳長王茂慶表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國內頭部企業的陸續引進、重大項目快速布局,産業配套體系不斷完善,山東新能源汽車産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要充分發揮基礎優勢,加快實現換道超車、後發趕超,進一步推動我省新能源汽車産業提質擴量,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産業鏈“5567”提升工程,即做大5家乘用車龍頭企業、5家商用車龍頭企業,做強6項核心部件,做優7個配套産品領域,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産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发展目标具体分为6个方面:一是整车生产实现跨越式提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左右,整车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二是核心部件实现突破性进展。电力電子、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等6个关键领域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左右。三是配套部件实现全国领先。关键生产装备、高性能轮胎、高端轴承等7个领域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四是应用推广实现扩面增量。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場渗透率达到45%左右,保有量达到240万辆左右。五是产业双碳实现规模效应。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15家左右,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左右。六是配套服务实现全链覆盖。构建覆盖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系统研发检测、物流、金融、维保、文旅、赛事等配套服务生态,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左右。 山東還將重點實施“十大行動”。一是整車企業“龍頭引領”行動,快速做大乘用車規模,持續鞏固商用車優勢,加快産品推廣,強化項目支撐。二是配套能力“鏈群集聚”行動,豐富零部件供應體系,實施配套部件精准招商,提升核心部件配套能力。三是産業布局“錯位發展”行動,優化“兩核引領、多點支撐”的産業布局,以淄博、煙台、濰坊、日照、臨沂、德州、聊城等市現有整車布局區域爲補充,突出棗莊、東營、濟甯、泰安、威海、濱州、菏澤等市現有配套優勢,鼓勵發展特色配套産業。四是市場拓展“全域應用”行動,將每年10月確定爲“新能源汽車消費促進月”,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加快政府及公共領域應用。五是創新能力“協作聯動”行動,支持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六是基礎設施“提速提效”行動,加快實現公共充電站鄉鎮全覆蓋,有序推進加氫設施建設,試點推動智能網聯設施建設。七是自動駕駛“示範應用”行動,鼓勵新能源車企與互聯網企業推進自動駕駛商業應用。八是綠色低碳“創新突破”行動,發展汽車與動力電池回收拆解産業,建設一批綠色低碳工廠。九是制造水平“數字賦能”行動,打造細分領域典型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十是品質品牌“加力提升”行動,支持新能源整車、優勢零部件、電池材料等企業擴大出口,開拓海外市場。 同時,上述文件還從組織實施、財稅支持、政策供給、金融服務、人才引領、項目保障等6個方面提出了落實行動計劃的保障措施,努力爲全省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大众新闻客户端 付玉婷)
|
大衆日報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