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江蘇昆山一家咖啡烘焙工廠的日常,這樣的智能化生産已成爲長三角食品制造的典型場景。
無數管道與機械組成了幾層樓高的生産設施,一粒粒咖啡生豆被送到最高處,而後逐層下落,經曆清潔、預熱、烘焙、冷卻、去石等工序,再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色香味俱全。
這是江蘇昆山一家咖啡烘焙工廠的日常,這樣的智能化生産已成爲長三角食品制造的典型場景。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拓展双循环格局,智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的食品产业正为长三角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3月1日在江苏太仓拍摄的柔性冰淇淋生产线。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智能生産,産業集聚
每秒鍾生産10多個甜筒冰淇淋,江蘇太倉的聯合利華食品生産基地裏,生産設備自動運行,讓冰淇淋制造更加智能低碳。
數十公裏外的億滋食品(蘇州)有限公司湖東工廠,每小時有數以萬計的夾心餅幹新鮮出爐,通過自動包裝分發送往各地。從面團變成餅幹,再到送上超市貨架,智能化的生産和配送精巧控制著産銷速度。億滋湖東工廠制造總監李雲龍說,智能制造成就了企業的競爭力。
温度变化0.1摄氏度、湿度变化2%都能触发预警,在昆山綜合保税区数万平方米的恒温咖啡生豆仓里,智能化仓储设备不仅帮助保持食品原料的风味,还大大降低了贸易企业的仓储成本。
智能制造提升食品工业生产力,长三角一体化促进食品产业集聚力。随着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整体进驻昆山綜合保税区,30余家国内外知名咖啡企业落户昆山,全国约60%的咖啡生豆在这里烘焙。这是长三角休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昆山開發區經濟發展促進局局長顧鈞說,近年來,巧克力、冰淇淋、飲料等休閑食品的全球領先食品制造商加速向長三角區域集聚。

6月15日拍摄的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湖东工厂饼干生产线。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摄
串珠成鏈,內外融合
9月19日,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産業園在江蘇昆山正式投入使用,星巴克在中國實現了“從生豆到咖啡”的垂直産業鏈規模化整合。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認爲,全球咖啡産業鏈、供應鏈正在中國市場加速交彙,産學研、科工貿各種要素充分融合,讓中國咖啡産業鏈水平和供應鏈效率不斷提升,推動全球咖啡産業鏈的發展。
上海一家從事食品檢測設備研發的中小企業幾年間迅速壯大發展。企業負責人表示,得益于國際食品企業的本土化及國內外食品産業鏈的互融互通,長三角食品關聯行業紛紛獲得重要發展機遇。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長三角整體經濟活力較強,消費需求明顯攀升,食品飲料領域的外商加大投資,體現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9月18日在江苏昆山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拍摄的绿色烘焙工厂内景。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摄
普通食材,無限潛力
在長三角,食品産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著人們高品質生活。在上海街頭琳琅滿目的甜品店、蛋糕店裏,烘焙師們制作糕點早已不用手打雞蛋。在蘇州歐福蛋業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設備把蛋液分離保存,以穩定的技術保鮮,送到長三角乃至全國各地。
歐福蛋業相關負責人謝良表示,在智能制造輔助下,公司通過不斷研發掌握超高膠蛋白粉的制備和應用,讓普通雞蛋價值翻倍。
超低溫速凍、超真空脫水,100克新鮮草莓制成10克凍幹草莓……在安徽東方果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來的新鮮水果時蔬在GMP十萬級淨化車間迅速加工成爲可以直接食用的凍幹産品,這樣的綠色食品制造在安徽北部正實現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推農向食、推粗向精”,這裏的農産品附加值迅速提升。
依托長三角發達的制造業,面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年産2萬噸吐司面包、冷凍面團的盒馬烘焙昆山工廠,正加快實現“從小麥到面包”全産業鏈布局;總投資20億元的太古可口可樂(蘇州)飲料有限公司近日在昆山開工,將在2025年底前建成一座多功能的現代化工廠……
太古可口可樂總裁蘇薇表示,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裏也是食品産業發展的熱土。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說,長三角正崛起世界級産業集群,大型集約化、智能化的食品工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撐。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磁吸效應,以及三省一市的便利物流和人才優勢,將吸引更多食品類跨國企業落子,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