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宏仁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認定爲“中華老字號”
去青島遊玩,尤其在城區閑逛時,可能會不期然遇到一個似曾相識的品牌——宏仁堂,並由此想起一些類似的品牌,比如同仁堂、達仁堂、宏濟堂什麽的,可能還會有人進一步聯想,它們之間不會有什麽關聯吧?還別說,還真有,本期《山東老字號》就這個話題專門說道說道。

話說大明永樂年間,浙江甯波樂氏家族出了一個走方郎中,後輾轉來到現在的北京一帶謀生。到清代時,這位郎中的後人中有個叫樂尊育的,醫術高超,名滿京城,進了清官太醫院,擔任出納文書吏目。清康熙八年(1669年),樂尊育之子樂梧崗在北京大柵欄開辦了同仁堂樂家老鋪。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從1723年(雍正年間)開始,同仁堂成爲宮廷禦藥“供奉”,即宮內的藥品供應藥店,先後經曆八代皇帝共188年。
樂家第10代繼承人叫樂平泉,膝下有四子:樂孟繁、樂仲繁、樂叔繁、樂季繁。某年,弟兄四人決定分家。問題是家中財産分割相對容易,但“同仁堂”這個無形的金字招牌怎樣分?商量來商量去,四兄弟決定都用“樂家老鋪”統一字號,下面再加一具體店名。樂孟繁開了樂家老鋪宏仁堂,樂仲繁開了樂家老鋪頤齡堂,樂叔繁開了樂家老鋪宏濟堂,樂季繁開了樂家老鋪達仁堂。從此後,樂家四支除了紮根京城,還著手到外地發展。
1934年,膠濟鐵路展覽會在山東青島彙泉跑馬場召開,北京同仁堂樂家老鋪派專員赴青參展,成交量可觀,認爲青島很有發展前途,于是決定由樂家第11代傳人樂孟繁先生,于1935年初創“宏仁堂藥店”,總號設在北平(北京),青島開設“北平宏仁堂樂家老鋪青島分號”,經理樂衍孫,資本98600元,初始有員工23人。
建店伊始,宏仁堂遵循樂家祖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以“方名、料優、藝精、藥靈”享譽坊間。據宏仁堂史料記載,當時宏仁堂經營的丸、散、膏、丹、湯劑、飲片、參茸、藥酒及各類藥材共計2000余個品種。又因祖上是內廷供奉,掌有部分宮廷禦醫秘方,青島宏仁堂從總店進藥同時,也自産成藥,包括虎骨酒、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國公酒、蘇合香丸、再造丸、紫雪散、活絡丹、女金丹等495種,均來自宮廷秘方。
宏仁堂的中草藥品種齊全,選用地道藥材,加工細微,成藥配方合理,用料講究,炮制一絲不苟,在青島當地有很高聲譽。因中藥講求産地,宏仁堂使用來自最佳産地的“地道藥材”,因其“誠信爲本”,即使該店價格稍高,顧客也來宏仁堂購藥,百姓們的說法是:“認樂家老鋪這塊牌子。
此外,宏仁堂的坐堂大夫也都是有聲望的中醫,甯缺毋濫,而且所開處方並不要求必須在本店抓藥。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新中國成立後,青島宏仁堂順應曆史潮流完成了公私合營,青島宏仁堂這塊老字號也保留了下來,但各地宏仁堂之間沒有了關系,分別歸各自所在城市管理,藥店的中成藥也轉而由各地藥材批發站負責供應,並且開始銷售西藥。
2011年11月1日,宏仁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認定爲“中華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