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官方帐号关注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5日讯 2022年,山东临沂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71.4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85家,实现营业收入2839.7亿元,拥有市级以上農業产业化龙头企业91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40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704家……梳理近年来临沂農業发展脉络,当地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强市转变的坚实步伐愈加清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包括临沂市農業农村局、临沂市财政局在内的当地主要部门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着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01】金銀花上的百億鏈條
在蒙山的西南麓,金银花已经有千余年历史。如今,当地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6.8万亩、年产量约1800万公斤,全国60%以上的金银花产自这座名叫平邑的县城;同时,平邑县金银花被国内70%以上的大型醫藥、食品企业选作产品原料,流通量更是占全国的80%以上。
規模種植以來的200多年間,漫山遍野的金銀花出路十分簡單:采摘後經過初加工,便被商人成批買走。但近年來,當地金銀花原來略顯扁平的産業結構開始飽滿起來。
2017年以來,當地圍繞金銀花産業提出了“生態優先、創新驅動、標准引領和品牌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思路,並逐步形成了涵蓋智慧科創芯,藥品增長極、食品增長極,北部農文旅康融合體驗區、中部産城融合引領區、南部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在內的“一芯兩極三區”發展格局。
在全新的發展思路和格局之下,産業鏈條迅速擴展開來。2020年底,國藥集團下屬公司與平邑縣共同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山東省重點項目中國(平邑)金銀花健康産業園一期投産,形成了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生産流通的規範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全産業鏈重要産業體系。園區全部達産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帶動全縣30萬中藥材種植戶增産增收。
从过去以卖原料为主到现在以卖品牌産品为主,平邑金银花实现了从土特产到引领县域经济的华丽转身。

【02】一盆炒雞“接二連三”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思维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中药产业链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释放了更大的空间。”2018年,泰山学者、山东中醫藥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永清在其论文中论及中药产业发展可能性时,便从互联网思维角度重点切入。
5年以来,互联网思维已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也在张永清的家乡平邑生根发芽:5月17日,第14届中国(平邑)金银花产业发展峰会暨農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会在平邑县召开,开幕式上,第三届“金银花之声”电商节新品发布会也同时举办。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临沂当地以特色单品为抓手继而培育出优质的農業产业链条的案例不在少数。在预制菜风口中,临沂各区县政府以及传统的、新生的食品企业,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拓展、更新着产业链条。在临沂市罗庄区,“沂蒙炒鸡”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催生出一条亿元规模的产业链。
據了解,爲把“沂蒙炒雞”培育成拳頭産品,當地引進了全國規模最大、標准化程度最高的預制菜生産車間,做成了全國首家炒雞預制菜全産業鏈企業。
“爲了從源頭把控品質,我們和各合作社合作,定向向農戶放養、回購雞。”山東愛億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昭說,通過做大預制菜的品牌,在牽動上遊養殖業發展的同時,也打通了下遊的銷售渠道,“目前我們每年大約消耗80萬羽雞,其中40萬羽通過我們自有渠道消耗,其他一半會流通到其他線下渠道以及線上渠道。以炒雞爲中心的這條産業鏈每年預計産值能達到1.2億元到1.5億元,目前規模達到了8000萬元。”
【03】一個縣食品産業産值170億元
食品产业,也在临沂市沂水县蓬勃开展起来。“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沂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工业十条,拿出1.6亿元资金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各领域对食品产业在内的所有工业项目进行专项扶持。”沂水县農業农村局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作为当地传统支柱产业,沂水全县食品产业中生产企业数量达到564家,其中国家级農業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農業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430余家,产品涵盖33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年可加工各类食品600余万吨,2022年完成产值170亿元。
完善的農業体系,遍地开花的、迅速成长的龙头企业,临沂農業产业化发展也吸引着外地企业家的目光。
阳光兔业常务副总经理王金华称,此前他们便与临沂当地的同行有过合作,“通过这几天的活动,我对临沂的農業产业化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会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探寻更多与临沂的合作机会。”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通訊员 曹蕾 杨振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