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東竹産業集中分布在粵東、粵西、粵北山區,逐漸發展成爲地方經濟支柱産業和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時下,在廣東清遠英德市西牛鎮,竹林裏的麻竹筍爭先恐後破土而出,麻竹筍迎來采收季節,每天都有村民在忙著采筍、運筍、加工。
英德竹产业是广东竹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目前,廣東竹産業集中分布在粵東、粵西、粵北山區,逐漸發展成爲地方經濟支柱産業和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林农正在采摘竹笋 陈骥旻 摄
“剝皮黃金”麻竹筍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參與廣東省林業局組織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記者行(清遠站)”活動,走進英德市西牛鎮。英德是中國麻竹筍之鄉,在當地麻竹筍被譽爲“剝皮黃金”,有著悠久的種植曆史。當地現有麻竹筍種植面積約80萬畝。目前,英德市有筍農加工和收購集中加工點429個、麻竹筍企業(合作社)131家,從業人員達8萬多人。西牛鎮是英德市麻竹筍主産區和生産加工基地。
近年來,英德市通過出台推進麻竹筍産業實施方案,創新金融扶持政策,制定地方標准,推行麻竹筍産品加工標准化,創建無公害麻竹筍生産示範基地等措施,引進培育多家企業助力産業發展。目前已建成投産筍産品加工廠十余間,在全國各地建立起近百個銷售網點。
英德不少麻竹笋企业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比如,位于西牛镇的广东粤笋農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努力推动延伸产业链,开展干笋产品的研发;广东大西牛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直播带货”,助力笋产品销售。
英德市力争在两年内把麻竹笋打造成为产值百亿元的支柱产业。英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翟永鸣介绍,英德市麻竹笋产业园已入选省级现代農業产业园入库重点推荐名单。英德将建立麻竹笋研发中心,组织企业制定麻竹笋行业质量标准,持续完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助推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加工,拓展麻竹笋在休闲食品、配料食材等领域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全市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升优质竹产品经济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竹産業成粵東西北山區支柱産業之一
近年来,广东多地纷纷依托竹林景观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大力发展竹林竹文化旅遊业,推动竹林景点、特色农家乐、山间民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配套设施布局,实现竹文化教育、康养旅遊、加工制造融合一体化发展。
目前,竹产业已成为粤东西北山区支柱产业之一。例如,揭阳市揭西县建设苦笋现代農業产业园,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遊、生态農業、生态工业相融合的生态产业道路。
據統計,目前廣東省竹林面積798.89萬畝,占全國竹林面積的6.8%。竹産業集中分布在肇慶、韶關、清遠、河源、梅州等地級市。目前,全省竹子、竹筍加工企業2243家,其中竹類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7家。
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竹産業發展。2022年廣東省林業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相關文件,提出要大力推進竹林精准培育、竹子精深加工、竹文旅康養一二三産業融合創新發展,努力提升竹産品附加值,積極發揮竹産業在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
根据规划,广东力争到2025年,全省竹林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竹产业綜合产值达600亿元,创建广东竹业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个以上,建成6个竹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建设10个省级竹产业发展基地,基本形成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35年,竹产业綜合产值超过1200亿元。
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称,广东将大力发展竹子特色产业,扩大竹经济林、竹材加工、竹林生态旅遊、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生产、加工、物流、休闲、旅遊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