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雞”“陽山西洋菜”“陽山淮山”“清遠絲苗米”“陽山玉米”産業正在加快打造形成
乡村振兴正在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香”起来。清远阳山县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气候资源独特,为发展养殖、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日,记者走进阳山多个乡村,发现当地特色農業产业发展蓬勃,新技术、新模式正助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批農業品牌,如“清远鸡(阳山鸡)”“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清远丝苗米”“阳山玉米”等“五个五十亿”農業产业正在加快打造形成。当地农户也在農業高质量发展中,获得了更多实惠。
樹立清遠雞品牌標志
清遠雞(陽山雞)曾是國宴“頭牌雞”,有著中國“十大名雞之首”的美譽。而清遠雞(陽山雞)作爲清遠地區優良的地方品種資源,一直暢銷珠三角、韶關和港澳地區,頗具品牌知名度。
阳山县提出大力打造清远鸡(阳山鸡)等“五个五十亿”農業产业。当前,阳山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大型肉鸡养殖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健全联农带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清远鸡(阳山鸡)的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阳山还力争创建一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今年以來,全縣肉雞存欄438.97萬羽,出欄553.86萬羽,清遠雞(陽山雞)産量穩步增長。近年來在消費升級推動下,市場前景廣闊。
據了解,陽山本地預制菜生産企業以清遠雞(陽山雞)爲基礎開發預制菜品牌,現已研發推出清遠雞(陽山雞)自熱炖湯,在市場上受到高度好評。
種植蔬菜引領致富
在阳山,除了清远鸡(阳山鸡)有良好的效益之外,还有不少地方特色农产品也在发力。今年截至目前,阳山丝苗米种植面积约7.83万亩,玉米种植约8.61万亩,淮山种植约0.323万亩,西洋菜种植达0.8万亩,确保了農業稳产增收。
在江英鎮江英村的旱地西洋菜種植基地,一場雨過後,西洋菜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翠綠欲滴。陽山西洋菜是國家地理標志登記産品,以年畝産25000斤計算,按照全年市場均價每斤2.4元,西洋菜每畝地每年可爲農戶創造收益近6萬元。江英村旱地西洋菜基地建設原來僅30畝,在鎮黨委的領導推進下,不到1年的時間,江英村旱地西洋菜基地已經擴展到300畝。
爲引導陽山西洋菜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陽山積極倡導能種則種,宜種則種,發動其他鄉鎮推廣種植。同時,陽山也正在謀劃制定陽山西洋菜地理標志産品授權使用制度,進一步促進産業標准化、規模化、品牌化。此外,陽山正組織發動西洋菜種植企業成立陽山西洋菜産業協會,通過發揮協會的監管職能,運用抱團發展模式進一步推動陽山西洋菜産業高質量發展。、
延伸玉米産業鏈
江英鎮是陽山縣有名的玉米産區,當地制作的特色美食麥羹品質在全縣有口皆碑,據江英鎮坑邊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這邊是高寒山區,山地多、田地少,非常適合種植玉米。玉米成爲了主糧,喝麥羹也便順理成章。”
今年,江英鎮春種玉米達到15820畝,該鎮鼓勵采取連片規模種植方式發展玉米産業,力爭推動總量2萬畝玉米種植量。而陽山玉米種植面積擬穩定在13萬畝左右,玉米的畝産可達600至650公斤,每畝産值可達1600元至1800元。
此外,阳山还依托省科研单位对玉米进行品种研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对阳山玉米进行开发加工。打造玉米花生饼干等加工食品系列、玉米饮品系列、玉米食用酒精等,延伸玉米産業鏈。
“此外,我们也正在努力推进三产融合建设,瞄准大湾区城市短途休闲旅遊核心人群,开发建设玉米农旅融合重点项目,在内容体系上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田园休闲旅遊,在主题方面,形成农事体验、田园风光、艺术打造、展會赛节、美食鉴赏、主题民宿等丰富业态。”阳山县農業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李程 通訊员黄国斌、罗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