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發展階段,吉林省提出全力實施“吉林大米品牌躍升工程”。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以相关企业为核心,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制标准,搭平台,拓渠道,使得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場占有率不断提高。如今,吉林大米完成了由“好米”变“名米”的第一阶段目标。立足新發展階段,吉林省提出全力實施“吉林大米品牌躍升工程”。
“聞著香,看著潤,吃起來有嚼勁……”近日,由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牽頭主辦的“吉林米·鮮上市”吉林糧食品牌走進長白山景區系列活動,讓八方遊客近距離感受到了吉林大米的魅力。現場品鑒用吉林大米做的免費壽司後,不少遊客贊不絕口。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進大米品牌建設,以相關企業爲核心,組建吉林大米産業聯盟,堅持中高端市場定位,制定系列質量標准,完善吉林大米營銷網絡,收指成拳,合力出擊,探索出一條企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被譽爲全國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活樣本”。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在推進優質糧食工程過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湧現出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知名品牌,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合力打造品牌,企業利潤率穩步上升
“以前,企業最高峰時曾年生産大米達17萬噸,但那時候只考慮低價和銷量,生産量雖不小,年利潤率卻不到1%。自從參與吉林大米品牌打造後,近3年,企業加工量基本穩定在5萬噸左右,利潤率卻上升到了5%。”眼下正值新米上市,加之公司剛剛獲評2022年吉林大米十大領軍企業,松江佰順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明柱忙碌中充滿喜悅。
吉林省位于東北黑土地核心區,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品質上乘的優質大米。但長期以來,當地大米企業“弱、小、散”,存在無序競爭的情況。
爲破解“小而散”、實現“走出去”,真正把糧食品質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優選大米加工龍頭企業,成立“吉林大米産業聯盟”。該省引導企業擺脫低價競爭,並在全國率先以省域爲名推出吉林大米公共品牌,聯盟企業統一使用“吉林大米”LOGO,用吉林大米的大品牌統領區域品牌,以區域品牌聚合企業品牌,從而形成品牌合力。
“作爲聯盟企業,我們實施‘品牌+’戰略,搭建了科研、金融、信息、加工、倉儲、銷售等一系列平台,使各類資源要素、市場要素得到整合、優化和提升。”松原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寶蒙權介紹,在踐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戰略過程中,該集團得到迅速發展,今年成爲吉林大米十大領軍企業之一。
品牌引领,集群发展,使众多企业受益。如今,“吉林大米产业联盟” 企业已扩大至69家,近乎是2016年的10倍。与此同时,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140亿元增加至260亿元,效益由全行业亏损提升到近两年稳定在6亿元以上。
尝到“品牌農業”实惠,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今年稻谷颗粒比较饱满,平均每个稻穗上有120多粒,大穗的能达到150粒……” 在吉林省榆树市保寿镇红旗村,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禹庆手捧新稻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全部采用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黑土地更“有劲儿”了,水稻品质明显提升。
依托“吉林大米産業聯盟”企業,吉林向上擴展優質種植基地,向下深耕銷區市場,擴大生産規模,優化産品結構,提高經營效益,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共同體。
“目前,我们这个合作社出产的绿色吉林大米畅销全国,尝到了品牌農業带来的实惠,大家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徐禹庆说,“如果想提高粮食的产品附加值,必须走品牌路线,走优质化路线,事实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紅旗村僅是個縮影。數據顯示,如今,吉林省水稻種植面積較之2013年增加近100萬畝,優良品種覆蓋率超過80%,聯盟企業自有水稻基地面積從130萬畝增加到330萬畝,中高端大米年産量由11億斤增長到了20億斤以上。
而産業基礎的不斷夯實、中高端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又進一步提升了“吉林大米”的品牌力。截至目前,“吉林大米”已連續3年榮登“中國糧油影響力區域公共品牌”榜首。
劍指“品牌躍升”,需抓住數字化發展機遇
品質是品牌的基石。記者從吉林省有關部門獲悉,早在2016年,該省就制定了嚴于國家標准的“吉林大米”地方標准。2021年,該省又發布了從種植、儲存、運輸,到加工技術、質量追溯等全過程、全方位、全産業鏈的標准體系。
登錄吉林大米質量追溯平台可看到,基于對省內米企與專業合作社信息的采集分析,該軟件系統對大米“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進行跟蹤管理,實現了來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好酒也怕巷子深。据了解,为拓展销售渠道,吉林省陆续在省外设立“吉林大米”专卖店180余家,商超专柜600多个。同时积极建设电商平台,并推出了“吉田认购”营销模式,通过“消费+体验”“基地+市場”多维互动,使綜合产出效益比普通稻田高出2倍~3倍。
创品牌、建联盟、制标准、搭平台、拓渠道,聚焦“吉林大米”品牌战略,9年来,吉林省大力实施 “五个一”工程,使吉林大米完成了由“好米”变“名米”的第一阶段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吉林省政府提出全力实施“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
“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加持,使品牌商品的市場链条发生了重大转型。”中国农科院農業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东升表示,吉林大米要在粮食品牌林立的市場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机遇,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