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耕地淨增130萬畝,是繼2021年全國耕地總量淨增後第二年實現淨增加。
自然资源部近日称,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國耕地淨增130萬畝,是繼2021年全國耕地總量淨增後第二年實現淨增加。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自然資源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有耕地12760.1萬公頃、園地2012.8萬公頃、林地28352.7萬公頃、草地26427.2萬公頃、濕地2357.3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596.7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018.4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628.7萬公頃。
2022年,我國建設用地仍保持一定增速,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76.6萬公頃,同比增長10.9%。
公報顯示,從2021年開始,全國地質勘查投入呈增長態勢。2022年,全國地質勘查投入1008.4億元。其中,全國油氣地勘投入822億元,同比增長2.9%;非油氣地勘投入186.4億元,同比增長7.2%。
全國新立探礦權362個,出讓收益126.1億元;新立采礦權1384個,出讓收益1338.9億元。
在海洋資源利用方面,2022年全國批准用海面積19萬公頃,同比下降16%。批准用島10個,用島面積135公頃。
據悉,目前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15萬平方公裏。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00萬平方公裏,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裏。
自然资源部綜合司司长杜官印介绍,今年一季度,探矿权新立登记96个,同比增长29.7%,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铁矿、锂矿等战略性矿种46个。
杜官印表示,自然資源部正積極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點圍繞緊缺和戰略性礦産,加強國內勘查開發,推動能源和重要礦産資源增儲上産。自然資源部還將繼續完善礦産資源管理政策,修訂礦業權出讓收益管理制度和礦業權登記、交易制度,降低企業負擔,繁榮礦業市場,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找礦。同時,將加快啓動礦産資源勘查重大專項,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內戰略性礦産勘查開采差別化管控。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司司長趙毓芳表示,從今年一季度用地審批數據看,全國批准項目用地預審73.9萬畝,同比增加51.7%,交通運輸、水利設施、能源用地占比分別爲72.5%、6.3%、6.6%。
同時發布的《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22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爲3.5毫米/年;1993年至202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爲4.0毫米/年,高于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4毫米,爲1980年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