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繼續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數據顯示,環比來看,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55個和40個,比上月分別增加19個和27個。同比來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14個,比上月減少1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7個,比上月增加1個。
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3%轉爲上漲0.1%。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爲上漲0.3%;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4%轉爲持平。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月房价数据来看,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大幅增多,市場触底复苏的态势表现得非常明显,部分城市已经明确进入“小阳春”。一方面,一二手房房价上涨的城市不断增多,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二手房价环比呈现明显上涨;另一方面,用户线上搜索浏览量等前置性指标也出现了明显增长。结合房地产开发数据綜合来看,本次总体回暖的基调已经明确,市場信心正不断增强。
另外,熱點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呈現量價齊升態勢。結合安居客等線上平台的數據來看,中小戶型的二手房挂牌量增加、上架時長減少,這類前置性數據指標充分體現出換房需求出現了明顯擡頭。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今年開年以來,房地産市場確實正在複蘇,其中核心城市強于非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場強于新房市場,成交量複蘇早于價格複蘇。市場複蘇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去年以來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各項政策舉措有力地保障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資得到了改善,各地因城施策調整優化政策,降低了購房成本,提高了消費者的信心。
對于未來市場走勢,張波認爲,熱點一二線城市已經進入“小陽春”並將持續,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隨著市場政策利好進一步得到強化,從供給端的金融支持到需求側的限制性政策松綁,加之部分城市近期又放寬了落戶限制,將進一步提升自住型購房需求入場的節奏。
值得關注的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和弱二線城市市場雖有反彈,但市場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大連、沈陽、長春所在的東北區域,新房房價依然呈現下滑態勢,核心原因是市場基本面修複較慢,行業和購房者信心恢複慢,尤其是熱點城市搶人節奏加快,使得低能級城市需求側發力的難度偏大,對房價支撐力偏弱。另外,1月受到返鄉置業和政策利好等因素疊加,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出現了一定的回暖,但可持續性相對較差,未來依然會呈現一定的波動性,市場的持續性複蘇還需要一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