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五常大米”招牌等現象,一直困擾著“五常大米”這塊金字招牌
“泰國香米並非産自泰國”被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揭秘大米産品的銷售套路。中國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泰國香米外,五常大米更是經常遭“冒名頂替”的“受害者”。濫用“五常大米”招牌、用質檢報告充當産地報告、真假混摻銷售等現象一直困擾著五常大米這塊金字招牌。

某超市内的大米货架。(中國商報 唐砚/摄)
五常大米出自五常市嗎
黑龍江五常大米素有“千年水稻,百年貢米”之美譽,受到諸多商家和消費者的追捧。然而,目前市場上售賣的五常大米卻往往真假難辨,價格也是參差不齊。
黑龍江五常市萬日福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銷售業務相關負責人劉梅(化名)告訴記者,“市面上銷售的五常大米産品只有5%—10%是真品。五常市種植水稻的面積有限,總産量在百萬噸左右,産量少之又少,而全國的銷量每年卻有成千上萬噸,價格也比較混亂。”
中國商報記者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輸入“五常大米”,相關産品多達上百種,發貨地五花八門,江蘇、哈爾濱、吉林、安徽等地均有,其中還包括中糧福臨門、喬家大院等知名品牌。記者詢問多個品牌的旗艦店客服,他們均未向消費者出示大米的産地證明。
金府喬家大院旗艦店工作人員表示,五常大米産品只有質檢報告。記者向中糧福臨門品牌詢問旗下五常大米産地情況,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劉梅給記者出具了一份大米質檢報告,並表示,能夠上架銷售的大米都有質檢報告,相關部門檢測的是大米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量,並不能說明這款大米産品就産自五常市。
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原所長王玉傑對記者表示,五常大米一畝地的出米率較低,兩斤稻谷才能産出一斤大米,優質稻谷的價格在2.4元—3元/斤,若大米銷售價格低于8元/斤,幾乎不太可能是真的。
市場或仍缺少標准
同一個産地的大米,口感也不同?在電商平台上,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等數十款品牌均有標著“五常大米”的産品,同樣5kg的規格,標價從50元—100元不等,有的品牌價格最低甚至在30元/5kg左右。以十月稻田爲例,兩款同規格五常大米産品的售價爲89.9元、138元。工作人員表示,“兩款均爲五常的大米,但是大米受種植品種、區域、土壤、灌溉等條件限制,口感有區別,價格較高的口感更好一些。”
“現在也不知道去哪裏能買到正宗的五常大米。”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買大米還要各種找熟人、托關系。有東北的朋友告訴我,有部分企業還會把真假五常大米摻在一起賣。”
早在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確定五常大米爲地理標志保護産品,原料稻谷應爲“五優稻系列、松粳系列及通過審定並符合五常種植條件的其他粳稻品種”,保護範圍爲“五常行政區域內”。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假香米問題,目前安徽淮南壽縣政府相關部門已趕往涉事公司壽縣永良米業進一步調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正趕往被曝光的上海朗峰香料有限公司調查。
刘梅也坦言,五常市种植大米的面积有限,产量也有限。有些企业会来五常市收购大米,但收购的量很有限,就掺杂一些与五常大米差不多类型的大米产品,量增加了,价格也更低,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一套更为严格、门槛高一些的市場标准。(记者 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