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红美人”柑橘陈列现场。 象山县農業农村局供图
2001年,中國第一棵“紅美人”柑橘在浙江省甯波市象山縣選育試種。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從一棵“紅美人”到種植面積達3.5萬畝,象山“紅美人”柑橘一産産值達8億元,成爲真正的“致富果”。
“小柑橘”也有“大未来”,这是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2浙江農業博览会”线下展會(以下简称“浙江农博会”)上的真实剪影。
在浙江農博會的現場,象山“紅美人”柑橘令人驚豔的不僅僅是香甜多汁、細膩美味的口感,更是由其引領的“柑橘共富象山樣板”發展路徑。
在共同富裕趕考路上,“小柑橘”何以繪就共富“大産業”?透過其發展路可以看出,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
象山擁有國內北緯30度區域的一條最美海岸線,得益于這裏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優勢,象山自古産橘,宋朝便以金橘入貢。
目前該縣“紅美人”柑橘種植面積達3.5萬畝,其中投産2.4萬畝,産量1.8萬噸,一産産值達8億元。象山因此先後榮獲“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柑橘産業30強縣”“全國優質柑橘生産基地”等稱號。
在浙江農博會上,象山“紅美人”柑橘的産業發展曆程、數字化柑橘産業大腦、寓意著“萬福吉祥”的紅美人“萬象”“福象”“吉象”的新包裝紛紛登台亮相。
象山县農業农村局局长史欣荣在“象山红美人推荐会”上表示,不久前由该县農業经济特产中心制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的《“红美人”橘橙等级与包装储运标准》,已在全国2000多个会员单位中实施。
“这正是象山一直坚持以标准化提优品质、提升品牌的结果。目前,象山已制定并推行各类标准70余项,成功创建‘国家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示范区’,是浙江省内首个国家级農業品牌培育提升类标准化示范区。”史欣荣如是说。
事實上,象山柑橘産業的做大做強離不開品種、品質、品牌的協同發展。
據悉,在種苗端,象山率先實施無病毒改造,從根本上提升其品質,成爲浙江省惟一可提供“紅美人”脫毒苗的縣;在生産端,其率先出台並推廣全國首個“紅美人柑橘設施綠色栽培”省級標准,創新“生草栽培”,以草治草、以草培肥,確保産品質量安全;在加工端,其率先出台全國首個“紅美人橘橙等級及包裝儲運”行業團體標准,建立5個標准化規模化選果中心,分類提供市場優質果品……
象山縣副縣長石赟甲說:“未來象山將緊盯紅美人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做強,持續做大做優象山柑橘。”
浙江省農業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朱勇军希望象山把柑橘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助推该省柑橘产业创优质、创品牌、创精品,扩大浙江“红美人”柑橘品牌在全国高端水果市場的影响力,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到其他富农产业,构建浙江農業共富产业集群,为浙江省農業共富提供象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