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相關意見,以全面提升中藥材産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推進中藥材強省建設
河南作爲中藥材生産大省,如何實現産業發展由多到精、由大到強?河南官方29日出台十大舉措支持各類生産經營主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豫産道地藥材和“豫藥”産品“走出去”。
河南出台的《關于加快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從科學規劃生産布局,彰顯道地藥材優勢;加強資源保護利用,建設良種繁育體系;推行綠色規範生産,源頭把控藥材品質;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産業牽引動能等十方面著手,全面提升中藥材産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推進中藥材強省建設。

在发展目标上,《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南全省中药材生产供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绿色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600万亩,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产值达到600亿元、全产业链綜合产值达到3000亿元,基本形成与市場竞争相适应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国领先。到2030年,力争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700万亩,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产值达到700亿元、全产业链綜合产值达到5000亿元,形成更加完善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
其中,艾、山藥、地黃、連翹、金銀花、牛至、丹參、夏枯草、杜仲、山茱萸“十大豫藥”種植面積、種植和初加工産值達到全國第一。到2035年,河南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産量、産值領跑全國,成爲全國重要的大宗中藥材生産供應中心、創新研發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物流貿易中心,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供應鏈、産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建成中藥材強省。
在完善市場流通體系方面,積極推動丹參、山藥等優勢大宗道地中藥材品種上市並開展期貨交易。加強中藥材執法體系建設,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行爲。支持各類生産經營主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豫産道地藥材和“豫藥”産品“走出去”。
在深挖中醫藥经典内涵,全力打造领军产品方面,挖掘整理传统中药制剂技术,广泛开展中药传统经典名方研究,收集筛选名家名方、民间验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掘中醫藥精华,激发传统中醫藥活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产品升级、单品上量,加快布局全国、全球市場,着力打造一批单品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豫药”大品种。(记者 杨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