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品牌正在積極推進産品差異化和高端化發展,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即飲咖啡市場迎來更快發展,傳統咖啡品牌和新銳品牌紛紛推出即飲咖啡産品。同時,隨著咖啡消費人群對咖啡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也促使即飲咖啡市場升級,即飲咖啡高端化趨勢已經出現。
市場發展前景可觀
即飲咖啡是和速溶咖啡、現磨咖啡並列的概念,主要以糖漿、乳粉、咖啡爲主要成分,輔以奶油香精、食品添加劑構成不同風味的咖啡類飲料。國內在售即飲咖啡一般采用的國家標准爲GB/T30767—2014《咖啡類飲料》,其規定咖啡飲料和濃咖啡飲料的咖啡因含量須≥200mg/kg。
公开资料显示,即饮咖啡最早进入国内市場是在1998年,雀巢、星巴克、三得利等外资品牌快速进入咖啡店、超市等零售终端,开拓了罐装、瓶装咖啡市場。随着国内咖啡市場快速发展,众多品牌纷纷涌入即饮咖啡赛道。目前,COSTA、娃哈哈、农夫山泉、统一、伊利、Tims中国、Never Coffee等均已投身其中。在当下即饮咖啡市場格局中,雀巢仍以先发优势牢牢占据第一位置,星巴克位居次席。
目前,我國即飲咖啡在整個咖啡市場的占比爲10%,雖然占比不大,但發展前景可觀。艾媒咨詢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購買即飲咖啡飲料的受訪消費者占比達到了40.6%。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飲咖啡行業概覽》顯示,中國即飲咖啡市場近幾年增長快速,2021年市場規模約爲96.4億元,預計未來將以15.7%的增長率增長,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4.1億元。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即飲咖啡熱潮的興起,符合了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整體而言,國內咖啡消費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依然有較大的增量空間,而對于即飲咖啡而言也同樣有機會進一步做大,行業競爭也將日益激烈。
方便飲用帶來優勢
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上发现,即饮咖啡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雀巢丝滑拿铁268毫升、Never Coffee低糖拿铁250毫升、统一雅哈冰咖啡450毫升、COSTA COFFEE醇正拿铁300毫升的售价都在5元左右。除了价格优势,方便饮用也是即饮咖啡另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記者調查發現,包裝類型的即飲咖啡多以小容量爲主,大多在200至300毫升之間,常見的即飲咖啡多使用鋁瓶或者PET瓶裝,在常溫下保存即可,僅有部分添加了鮮牛奶的産品需要冷藏保存,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消費者飲用。北京消費者王女士表示,即飲咖啡不需要沖泡、磨粉、加熱等預先步驟,其“不潑灑、不燙嘴”的特點,讓人可以隨時隨地帶上一杯咖啡,很方便。
天眼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陈倞表示 ,即饮咖啡的消费者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喜欢创新和尝试新鲜事物,但并不愿意等待和自制咖啡,即点即走的消费形式也适合上班族,既能喝到美味的咖啡,也不会耽误上班时间,一举两得。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飲咖啡行業概覽》顯示,在消費偏好上,選購即飲咖啡的重要決策因素在于便攜度高、節省時間、配餐飲用、下午茶需要等。
瞄准消費需求變化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即飲咖啡市場發展較早,用戶黏性強,目前現狀是市場集中化程度高,如2020年行業CR2(市場占有率排名前2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之和)達到64%。而面對這種市場格局,爲了更好地“分一杯羹”,一些品牌也積極推進産品差異化和高端化發展,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差異化方面,僅以産品中的咖啡和乳原料爲例,記者近日在電商平台上查看部分産品標簽發現,不同即飲咖啡産品的用料各有不同,有的標注的是速溶咖啡,有的標注的是咖啡粉(豆),有的標注的是咖啡萃取液,有的則標注了咖啡豆的産地和品種;在乳原料方面,有的使用的是植脂末,有的則是奶粉或者牛奶等。
高端化趨勢或與咖啡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有關。益普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45%的消費者希望優化奶源,44%的消費者需要高品質的咖啡豆,這也反映出即飲咖啡高端化發展貼合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高端化趨勢則帶來了價格的明顯提升。記者看到,一些原來5元左右的産品,在聲稱原料和工藝升級後,價格漲到了10至16元,比如星巴克星冰樂咖啡281毫升售價約16元,價格已經趕上了部分現磨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