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七全産業鏈,有利于推動産業從資源型向內涵型,從産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
雲南文山州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植物種類繁多,盛産農特産品和經濟作物,享譽國內外的名貴藥材三七,産量和質量均爲全國之冠,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爲“金不換”,當代醫學專家譽之爲“人參之王”。
文山是“中國三七之鄉”,三七在文山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曆史,是國內目前能夠完全實施規模化、標准化人工種植,和最具産業化開發條件的中藥材品種。
文山作爲三七的原産地和主産區,一直不斷探索三七種植、加工、市場、科研等各個環節全面發展,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體系,大力打造“綠色藥材”品牌。致力于三七全産業鏈發展,助推三七産業的提質增效,擴大三七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市場占有率。
三七全産業鏈包含集科技、技術、標准、倉儲、物流、交易、金融、溯源等各個方面,涵蓋龍頭企業、科研團隊、農戶和生産服務等多個主體。打造三七全産業鏈,將各個環節、各個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有利于推動三七産業從資源型向內涵型,從産量型向質量型的發展方式轉變。
构建三七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文山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当地农户稳定增收,尤其是以三七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三七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进一步形成企业新的价值链和盈利模式、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以及推进三七质量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七产业,根植于文山州,以“農業+工业+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从单一的种植领域向二、三产业拓展,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的辐射式产业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三七产业的品牌效应、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升整体功能效益,从而推动三七及其相关联产业产值上升,为乡村振兴铸就坚实基础,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真正让产业增值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