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富民高質素農民創富記
(日期:2022/12/12 21:01:40)
浏覽人數:92 |
|
![]() |
經曆思維轉變的高素質農民一直在奮力奔跑。
“這次來培訓,就是想搞清楚我家的農産品應該怎麽做得更好。”來自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小麥竜村的村民屠鳳貴向導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来“取经”的,都是富民县農業农村局开设“产业发展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也是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前不久,这103名学员穿梭在云南多个乡村产业项目间,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团队建设、实践考察等课程。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给農業带来了哪些改变?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多变的市場环境,新农人又有哪些应对之策?在产业发展这条路上,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这些經曆思維轉變的高素質農民一直在奮力奔跑。 不單是慢工出細活的“手藝人” 冬日的午後有些許涼意,51歲的屠鳳貴和妻子戴著手套,麻利地爲荠菜地清除雜草。 “打理這荠菜主要講細活,枯枝和雜草要及時薅掉,不能偷懶,保持適當的株距才能成活。”屠鳳貴一邊操作,一邊說道。 以前,屠凤贵和妻子从未规模化种植过荠菜,这些看似简单的种植技术,是平时从農業农村局组织的很多技术培训学到的。两口子这些年边学边摸索,遇上难题就向懂技术的能手请教,总结了一套荠菜实用种植技术。 學會技術,屠鳳貴不愁種。從最開始的2畝到現在的7畝,屠鳳貴慢慢建起22個大棚,別看地面積不大,但産量很高,一季下來差不多能産13噸。 在冷熱季的交替下,屠鳳貴更熟悉這樣的節奏:時時盯著荠菜長勢,兩三天就要打理好一個棚,每個月休息3天,農忙時還要請上很多工人來幫忙收菜。 對于鄧德貴來說,這樣的“慢工”顯然是不能用在豌豆和薏米的生産上。 成熟的豌豆和薏米,一部分會被送到周邊縣區,用做鮮食加工;一部分被送上凍幹線,制作好的産品將被發往全省各地的超市。“我們每天的運行量超過400噸。”鄧德貴說,爲了滿足生産,他購買了自動化設備,還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建設加工廠,走現代化路子。 不過,鄧德貴也有自己的“細活”。在對豌豆、薏米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鄧德貴盡量使用生物農藥,以追求生態、綠色、安全的農産品。 不再是只盯著“一粒豌豆的錢” 1998年,鄧德貴開啓他的“山野農夫”人生,種了40畝大白菜。 2012年,一次去台湾旅遊时,他尝到了美味的豌豆。种下第一粒名叫“长寿仁”品种的豌豆种子,邓德贵的发展方向自此又拐了个“弯”。 雖是一粒小小的豌豆,卻足以改變人生。現在的鄧德貴是富民縣德貴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是富民縣豌豆産業名副其實的帶頭人。 在培訓中,有不少學員的經營的産業都與農産品銷售有關。大家都認爲,農産品銷售有兩大瓶頸,一是産品的特點不好挖掘,難以定位目標消費人群,市場打不開;另一個是銷售渠道問題,電商平台較多,各具特色,缺乏專業的對接人才,特別是這幾年訂單受疫情影響波動較大。 據了解,鄧德貴依據各地方的飲食習慣和購買特點,將“長壽仁”品種的豌豆銷往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區,甚至漂洋過海去到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地;後面引入的高澱粉“鐮刀豌”品種主要是爲湖南、四川、廣西等地方“量胃定制”…… 交流中,學員之間也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對于開發市場這塊,專攻農學的施金雄則有自己的看法,他介紹通過輪作種植蔬菜並進行冷庫處理,最重要的是進行綠色食品認證,打造專屬于富民縣的綠色“名片”。 不難看出,大家不再像過去一樣只盯著一粒豌豆賣多少價錢,而是將風險意識和管理思維運用在搭建銷售渠道和開辟更多消費市場上。 不僅自己富,還要帶動村民共富 “大家快看,我家的荠菜綠油油,長得多好啊。”屠鳳貴邊滑動著平時拍攝的視頻說道。 每到采收、運輸荠菜的時節,都是屠鳳貴兩口子最忙碌的時候。兩口子收割好後,晚上全部拉去給客商。 菜錢兩清,這是屠鳳貴和妻子簡單的幸福。 别看施金雄侃侃而谈,种菜他可是外行。从生猪养殖“转行”的他在隔壁村流转土地142亩,还注册了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这142亩土地上开种。 “我付給村民相應的租金,又聘請他們來打理蔬菜基地,豈不是兩全其美。”施金雄說道。流轉了村民的土地,也不“忘本”,這是施金雄向往的幸福。 鄧德貴在開始試種豌豆時,不是一帆風順。因沒技術不過關,他種的4畝豆苗全都被水泡壞了。好在鄧德貴並不氣餒,在培訓人員和技術能手的指導下反而越挫越勇,第二年終于獲得成功。 後來,鄧德貴打造了“鄧氏德貴”“菜小弟”等蔬菜品牌,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周邊的不少農戶都慕名而來,向他請教種好豌豆的技術。 從2015年成立至今,合作社由最初的5個人發展到現在的300多個,到收豌豆的時節每天能收300多噸,高峰期每天要發出1000多噸。 對于發展産業,鄧德貴在生鮮蔬菜的現有基礎上,也有了發展鮮食加工、河鮮養殖、工業辣椒種植等産業的新思路,小到種植養殖的技術,大到打通銷售渠道,鄧德貴都要和團隊經過廣泛的思考與考察。 找到適合村情的産業,盤活家鄉的資源,帶動更多鄉親共奔富裕路,這是鄧德貴最大的幸福。
|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 翟家胜 朱斌 郜晋亮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