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紅食品”成爲“放心食品”
(日期:2022/11/2 23:26:38)
浏覽人數:141 |
|
![]() |
“網紅食品”爲何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湖北枝江市读者王玥前段时间去外地旅遊,发现很多网友都在推荐一家炸串小吃店。王玥满怀期待来到这家店,不大的店铺里挤满了等待的顾客。等了一个多小时,王玥才拿到食品,发现除了价高量少外,所谓的“色香味俱全”原来是用浓重的酱汁和厚厚的蘸料营造出来的。“没吃几口就觉得腻,而且食材也不太新鲜,有点失望。”王玥说。 最近,某品牌的“熬夜水”在年輕人中悄然走紅,泡在瓶中的一整根人參尤其吸引眼球,商家廣告宣稱這款飲料可以修複熬夜造成的身體疲勞。張女士買了一瓶,感覺卻不好:“味道很奇怪,好像勾兌出來的,喝下去沒啥感覺,體會不到修複疲勞的作用。”有專家表示,那些所謂的解決熬夜後遺症、彌補身體虛弱等說法,更像是宣傳話術。 部分商家爲迎合消費者獵奇心理,以“新奇”吸引關注、創造銷量,但往往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有網友表示,在電商平台發現一款名爲“煙糖”的産品,這種糖果外形酷似香煙,“有些學校周圍的小商店也在販賣,很受學生群體歡迎。但這就是打擦邊球,容易對學生造成不良引導”。 月销量超10万的果脯被爆出菌落总数超标,多位带货主播推荐的蜂王浆被查出质量指标不合格,标榜健康养生的轻食被发现存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網紅食品”爲何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一位經營網上食品店的店主表示,食品單價低、複購率高、容易促成沖動消費,適合網上銷售模式。有的經營者在網上營造聲勢、帶動流量,以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關注,實現利益最大化。“部分商家追求的是一錘子買賣,沒有長久經營的打算,因此對食品安全問題並不重視。一些平台也缺乏完善的反饋和監管機制,導致不良商家渾水摸魚。”這位店主表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需要形成合力。“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细化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督促平台加强自律、畅通举报投诉通道、提高违法成本,綜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商家和平台需要加强自律自觉,合法经营、正当经营、健康经营。消费者应加强自身辨别能力,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看清食品标签,避免跟风购买。” 廣西欽州市讀者黃躍成表示,“網紅食品”存在的問題不僅在于食品本身,消費者買到問題食品後維權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部分電商平台處理投訴時的態度不夠積極,解決糾紛方式比較單一,加大了維權難度。”黃躍成說,電商平台應該充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因爲問題食品取證難、檢測難、認定難等原因,就忽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
人民日報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