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链升级到“数”智赋能,从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到康养旅遊产业融合,面对药都振兴之问,樟树未来可期。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1800多年的中醫藥发展史,让樟帮与京帮、川帮并称中国三大药帮,凭借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炮制技术而享誉海内外。
金秋时节,行走在樟树市福城醫藥产业园,一抹淡淡的“药香”扑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江西药都樟树制药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外部中式风格、内部现代科技的“智慧车间”内,16个中药经典名方研发生产正稳步推进。
“我们用现代科技解读中醫藥原理,把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一批经典名方,采用现代技术生产、指纹图谱检验,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有效。”仁和中药研发中心总监黄庆文介绍说。
來到仁翔藥業7萬多平方米的智能化現代物流倉儲中心,工人們熟練地在電腦屏幕前輸入指令,一箱箱藥品在智能機械手、分揀機、螺旋輸運機等自動化設備的協同配合下,沿著傳送帶配送出倉,打包裝箱後被藥品冷鏈運輸車運往外地。
用“数”智赋能产业的不只是醫藥流通企业,在吴城乡塘下村一中药材种植基地,高清摄像头、自动喷头、智能捕虫灯、数据传感器等数字设备在郁郁葱葱的林间随处可见。
“公司投入400多萬元對核心種植區實施數字化改造,隨時掌握溫濕度、pH酸堿度、病蟲害等數據信息,以此制定更科學的管護措施。”夢達公司負責人付四平笑著說,以前請人靠經驗“估摸種”,現在用數據“精准種”,提升了林間管理效率,産量品質也更有保障。
在强链、壮链的同时,樟树市注重延链、补链,药市、药企、药地、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链式发展,中醫藥产业老树发新枝,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力争用5年时间将阁皂山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旅遊景区,开发一批具有药都特色的旅遊商品、中醫藥膳和养生食品等,提升‘中国药都·养生福地’旅遊形象。”樟树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喻云燕表示。
2021年樟树醫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081亿元。今年1至8月,醫藥产业实现税收6.29亿元,同比增长42%。
然而,通過橫向與亳州、安國等其他藥都城市對比,樟樹在某些領域存在差距和短板。
今年7月,一場“中國藥都”振興之問大討論活動在樟樹開展。針對中藥材種植規模不大、質量不高的發展短板,樟樹市聚焦“三子一殼”(吳萸子、黃栀子、車前子和枳殼)道地藥材,引導資源要素聚集,建設中藥材道地優勢産區。
此外,通过推广热敏灸等中醫藥特色诊疗技术,樟树全市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中医綜合服务全覆盖,形成了“镇镇有医馆、处处可把脉”的药都特色中医服务体系,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醫藥特色康复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
作为中国中醫藥界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第53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中国樟树云上药交会”平台20日正式上线运营启动,线下会展也将于10月28日开幕,通过“双线”融合,打造永不落幕的药交会。
从全链升级到“数”智赋能,从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到康养旅遊产业融合,面对药都振兴之问,樟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