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預制菜消費升溫
(日期:2022/9/28 22:50:37)
浏覽人數:156 |
|
![]() |
2022年以來,新增預制菜相關企業1400多家。
臨近國慶,多家餐飲企業與電商平台合作研發預制菜。“30分鍾一桌菜”“人人輕松當大廚”……如今,手抓牛大骨、孜然羊排等預制菜逐漸占據消費者餐桌“C位”,成爲餐飲業消費亮點。 農業农村部表示,预制菜消费需求旺盛,产业加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9月下旬,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5万家。2022年以來,新增預制菜相關企業1400多家。 預制菜越來越“熱” 百度指數顯示,2022年預制菜相關搜索同比上漲877%,其中“95後”群體搜索占比超三成。2022年上半年,京東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0%。在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電商平台上,預制菜已經在商品分類中單列出來。 多地政府積極推動産業發展。今年以來,廣東、山東等地出台支持預制菜産業發展政策。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表示,目前對于預制菜還沒有一個公認、統一的定義。業內普遍認爲,預制菜是經預加工或預烹調制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按照中國烹饪協會等單位發布的團體標准,預制菜爲以一種或多種農産品爲主要原料,運用標准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預烹調等制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售賣給個人消費者的預制菜,只需簡單加熱或加工即可上桌,且菜品中包含一些難做的“大菜”“硬菜”,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多家電商平台的數據顯示,預制菜日常銷量不斷走高,節假日銷量則成倍增加。美團買菜中秋節期間預制菜銷量環比增長50%。臨近七夕一周,京東平台預制菜銷售環比增長超過10倍。 不過,除了越來越多走入家庭,事實上,預制菜重要的銷售對象其實是餐飲企業。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我國預制菜行業下遊最大的需求來自餐飲行業,85%以上銷售至B端。據中國飯店協會介紹,從目前情況看,預制菜市場仍以B端爲主,在餐飲業態中主要用于團餐、快餐、連鎖餐飲等短時間出餐量大、更加依賴標准化的企業。 預制菜進入餐廳和外賣引關注 “預制菜省去了原料采購、初加工等環節,有助于提升出餐率和翻台率,也減少了顧客的等待時間。”一位餐飲從業人員表示,用預制菜可以降低整體成本。因爲預制菜有標准化、易複制等特點,可以保證菜肴的口味一致性。 一些專家認爲,傳統中餐的制作過程強調廚師作用,主廚的水准、狀態決定一家餐廳菜品的質量。預制菜中央廚房的出現,可以減少菜品中人爲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實現大規模生産。 在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暨展會现场,参展商展示的菜品。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于2021年12月2日与此同时,对于预制菜进入餐厅堂食、外卖,存在不同看法甚至争议。8月2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等成为投诉热点。 多個網絡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不知道點餐吃的可能是預制菜,多數受訪者不願意在外賣和餐廳裏吃預制菜,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爲商家如使用預制菜應在消費者點餐前告知。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無論堂食還是外賣,經營者有責任、有義務提前告知消費者菜品是預制菜還是現場做。 隨著預制菜産業快速發展,預制菜的生産、安全以及管理等問題也廣受關注。江蘇省消保委今年2月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目前預制菜市場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口味有待提升、標識信息標注不全、種類形式單一、物流配送不規範等問題。 完善標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農業农村部数据显示,近年来,预制菜年产值保持20%高增长率,已培育超过500家与预制菜产业相关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超百亿的超过15家。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場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或将超过1万亿元。 廣州酒家、眉州東坡等品牌餐飲企業陸續推出預制菜單品,味知香等專業預制菜企業加大産品研發,農牧水産企業、零售平台等紛紛入局。 今年春节前,上海“老字号”绍兴饭店推出预制菜年夜饭套餐。新华社记者 周蕊 摄今年,一些地方出台政策,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山东潍坊针对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出搭建大数据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重庆市梁平区出台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措施,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目前,地方以及餐飲行業發布多個預制菜相關規範和標准。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發布《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範》團體標准;中國烹饪協會發布《預制菜》團體標准;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預制菜産品分類及評價》《預制菜質量管理規範》兩項團體標准;廣東省立項制定《預制菜感官評價規範》地方標准。 金勇表示,預制菜産業要想實現高質量品牌化發展,應加快國家標准建設,明確預制菜定義和分類,提高預制菜准入門檻和産品品質,構建包括原材料、儲存、運輸等在內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山東鸢都英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建議,相關部門對預制菜原料、加工工藝、包裝、標識、儲存、冷鏈運輸、微生物指標、添加劑指標、農藥殘留指標等作出統一規定,引導預制菜生産進一步規範化、標准化。
|
新华网 宋佳 邹多为 胡林果 陈国峰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