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天價”月餅,相關廠商理當正面理解、主動順應,而不是讓月餅“瘦身”成爲表面功夫的秀場
聚焦豪華酒店、電商平台等渠道,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不符合食品安全、限制過度包裝國家標准有關要求,以及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爲,一律從嚴查處。
中秋臨近,月餅飄香。可爲何今年標價499元的月餅似乎特別多?原因很簡單。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表示要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被稱爲史上最嚴“瘦身令”,引起了各方重視。

“499元月餅”流行,說明部分月餅廠商響應號召,在主動通過包裝“瘦身”等手段控制價格,值得點贊。反過來講,很多品牌不約而同讓月餅價格僅略低于500元,又不無應付監管的嫌疑。試問,如果貨真價實,何妨據實定價,大方售賣,怕什麽監管?如果將禮盒標價定爲499.99元,運費卻高達600元,甚至還在線下偷偷賣著價格高達2000元的月餅禮盒,豈不是在糊弄監管?
遏制“天價”月餅利國利民,相關廠商理當正面理解、主動順應,而不是讓月餅“瘦身”成爲表面功夫的秀場。作爲我國傳統美食,月餅不僅味美,也寄寓著人們對團圓、豐收、幸福的最美願景。然而,近年來不少商家打著“精致禮盒、送禮有面”的旗號過度包裝月餅,或者借助私人定制、搭售貴重物品等手段,在“月餅界”刮起一股“妖風”,致使月餅“變味”價格虛高,淪爲送禮攀比,乃至隱形腐敗重災區。打擊“天價”月餅,將高價月餅納入監管重點領域,以月餅爲切入點,提倡節儉、反對浪費,推動月餅等節日食品回歸大衆消費品屬性,既是現實需要,也是人心所向。
嚴監管並非強制定價,商家只要符合政策要求,遵守相應的規定,完全享有自主定價權。主管部門嚴管高價月餅,主要是檢查商家是否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當作包裝材料,是否借月餅禮盒搭售其他商品,是否使用魚翅、燕窩等珍稀食材,是否存在價格欺詐等行爲……這些舉措是爲了讓月餅行業的發展更理性、健康、有序。換言之,誠實經營者無必要以500元爲“分水嶺”。
近年來,有關部門完善政策體系、加強行業指導、強化監管執法,采取多種措施遏制“天價”月餅。經過多年治理,月餅市場秩序明顯改善,運行總體規範有序,但仍有個別企業炒作月餅價格,“天價”月餅問題仍然存在。爲此,有必要重點聚焦豪華酒店、電商平台等渠道,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不符合食品安全、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標准有關要求,以及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爲,一律從嚴查處。
小小月饼寄相思。曾几何时,老式五仁月饼、豆沙月饼,一块只要几角钱,那鲜艳的青红丝却牵着几代人的中秋记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自然可以升级迭代,但无论如何,不能抛弃文化本源,脱离人民群众,为奢侈浪费“代言”。月饼厂商卡着“500元红线”做文章,不该!和监管玩“躲猫猫”,不智!(作者 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