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企業如何借助資本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發展,煥發新活力,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8月22日,老字號企業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芳齋)啓動申購,其發行價格確定爲34.32元/股,“粽子第一股”的故事輪廓日漸清晰。
近年来,老字号食品企业扎堆上市,但业界对此并不太看好。当下,老字號企業如何借助資本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發展,煥發新活力,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后退的营收 尴尬的境地
五芳齋官網顯示,公司品牌肇始于1921年,于2004年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爲中國馳名商標,同時也是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現已形成以粽子爲主導,集月餅、湯圓、糕點、蛋制品以及其他米制品等食品爲一體的産品群。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五芳齋實現營收18.09億元,同比下降15.32%;實現歸母淨利潤2.42億元,同比下降20.7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2.39億元,同比下降11.42%。上半年本是銷售旺季,但該公司的營收及利潤卻出現了明顯下降。
对此,五芳斋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部分房産获得拆迁补偿,产生了数千万元的营业外收益;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华东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公司销售、生产均受到明显影响,导致营收下降。
五芳齋業績預報顯示,預計今年1—9月公司總營收約爲22.69億—23.17億元,同比下降約13.14%—14.96%;同期歸母淨利潤約爲2.28億—2.29億元,同比下降約18.83%—19.31%。業績下降的原因與上半年的原因相同。
不可否認,近年來,五芳齋整體營收緩慢增長。2019年—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五芳齋分別實現營收25.07億元、24.21億元和28.9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63億元、1.42億元和1.94億元。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別爲45.43%、44.57%和43.24%,呈逐漸下降趨勢。招股書稱,2020年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營業收入較2019年度減少8627.75萬元,下降3.44%;2021年度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擴大,營業收入較2020年度增加4.72億元,增長19.48%。
雖然五芳齋對于未來信心滿滿,但“粽子依賴症”仍是其發展的最大隱憂。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粽子系列分別實現營收16.09億元、16.44億元和20.0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67.74%、70.77%和73.06%,收入規模和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與此同時,其增速卻很有限。2018年—2021年,五芳齋粽子系列産品銷量分別爲4.11億只、4.08億只、3.66億只和4.48億只,最近四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不到3%。
而对于五芳斋这样长期专注于粽子这个单一品类的品牌来说,市場的天花板或许早已注定。除了端午节及长三角等地的民众有常年吃粽子的习惯外,在我国其他地区,粽子仍属于较低频的消费品,这也导致五芳斋高度依赖华东市場。报告期内,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来源于华东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1.45%、55.82% 和 51.20%,近年来的占比有所下降。
記者查詢企查查發現,五芳齋還存在司法風險:其曾因産品責任糾紛、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加工合同糾紛等被起訴,其關聯公司也涉及多起司法案件。
對于上市和企業創新發展等問題,中國商報記者聯系了五芳齋方面,其公關部相關人員表示,暫不接受電話采訪,“任何問題都需要給我們發送郵件,由公司董事會處理。”隨後,記者向五芳齋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资本的诱惑 难做的生意
近年來,隨著《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味道》等飲食文化類節目的熱播,飲食“國潮”掀起消費熱浪,老字號食品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紅利期。前有全聚德、恒順醋業、貴州茅台、海天味業、北冰洋等通過IPO或借殼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有五芳齋、德州扒雞等正在沖刺,老字號食品企業正進入紮堆上市階段。
有分析認爲,如今,老字號對A股市場青睐有加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框架建成,以及全面注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身處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模式的企業有了更多上市選擇。政策紅利下,越來越多老字號企業想抓住資本市場改革機遇,搭上資本快車轉型發展。二是曆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風風雨雨,當前一些老字號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比如産品結構單一、業績增長乏力等,急需借助資本市場融資通道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市場地位,讓企業做大做強,煥發新活力。
雖然上市不失爲助推老字號企業轉型發展的良方,但對于老字號企業而言,上市同樣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控制、市場營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們更需要向市場證明自己的實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老字號的優點是擁有品牌沈澱,有長期的業績積累,但不利的一面是沒有新生代的品牌體驗、性價比等支撐。
另有業內人士認爲,老字號雖有品牌積累,但也缺少足夠的競爭資源,需要通過上市融資獲得更多的機會。政策鼓勵老字號主動對接資本市場,但是老字號在管理、創新等方面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穩定性和成長性。投資者關注的都是品牌盈利能力是否穩定、成長空間是否充足,並不會因爲是老字號而另眼相看。
“整體來看,我認爲老字號食品企業上市不是非常樂觀。”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在新生代不斷疊加的當下,老字號食品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如何把傳統的産品與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和訴求進行有效的嫁接和聯系,已經成爲它們必須解決的難題。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同樣認爲,對于老字號發展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推陳出新。“能夠依托傳承做更好的創新,或許才是老字號企業最需要做的事情。”
“借助资本的力量不一定能够解决老字号食品企业在整个品牌、运营团队,以及渠道、创新、升级、迭代方面的问题。就像全聚德、西安饮食这些都是老字号,但它们登陆资本市場之后结局又如何呢?我觉得不单单是资本端的作用,关键是这些企业内部的创新升级、迭代速度以及质量,才是决定老字号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朱丹蓬如是说。(记者 唐砚 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