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實施情況年度報告(2022)》。《報告》顯示,2021年乘用車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WLTC工況)爲5.10升/100公裏,等效轉化後同比下降超過15%,超額完成年度5.98升/100公裏目標。
爲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市場化機制,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下稱《積分辦法》),對應設立“油耗”和“新能源”兩種積分,企業考核達標的産生正積分,不達標的産生負積分,並允許未達標企業通過購買新能源正積分等方式實現達標。
“《積分辦法》的實施,大大促進了節能汽車的技術進步和新能源汽車産業化推廣,尤其在補貼退坡、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有效助力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逐年下降和新能源汽車産銷快速增長,爲産業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告訴記者,《積分辦法》加快新能源汽車從産業化推廣到規模化發展,並逐步向市場化過渡。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産量達309萬輛,較2016年增長8.4倍,産銷規模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突破50%。
此外,《積分辦法》通過新能源積分指標體系設計,將純電車型電耗、續駛裏程、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指標與車型分值關聯,推動新能源技術水平穩步提升。《報告》顯示,2021年,純電車型平均電耗爲12.24千瓦時/100公裏,相比2016年下降22%,平均續駛裏程約爲395公裏,較2016年提升93%,續駛裏程超過500公裏的車型産量占比約爲30%,同比提升近16個百分點;動力電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1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比2012年提高130%,價格下降80%。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预期增长,2021年度乘用车行业积分达标情况明显好转。2021年,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1593.38万分,负积分481.58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677.74万分,负积分73.31万分。《报告》认为,綜合历年正积分结余情况来看,预计在2022年积分交易中,市場正积分供给较为充裕。但随着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积分考核要求逐年加严,叠加传统车燃料消耗量下降趋缓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未来仍面临较大达标压力。同时,受疫情、上游原材料涨价、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产业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后续年度积分供需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
從積分交易看,自2018年啓動以來共完成4次交易,市場活躍度、企業交易積極性均穩步提升,積分合規情況明顯改善。2021年,新能源積分交易524萬分,同比增長144%,交易總額達109.4億元,同比增長322%,曆史總額占比超過77%。
“受積分市場供應收緊影響,2021年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訂單價格整體高開高走,平均單價2088元/分,同比增長73%。”葉盛基認爲,當前訂單價格波動較大,對雙積分政策實施産生一定影響。他建議,支持建立積分池,構建有效管控交易機制,讓交易價格在合理區間內保持平衡。
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为更好适应新形势需要,工信部已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場监管总局启动下一阶段《积分办法》的修订,綜合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提出后续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围绕管理需求探索建立灵活性措施,并适当调整积分管理有关要求。
“我們正在積極配合工信部梳理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數據信息,爲後續相關指標和核算方式的修改完善做好調研,促進政策更加合理科學。”在葉盛基看來,政策修訂正在從多個維度聽取行業意見,包括傾聽正積分和負積分企業的聲音,努力從産業發展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地推動雙積分政策完善和實施。
葉盛基認爲,政策修訂和考核指標確定若可能需提前發布,給企業留有充分時間作准備,進一步增強企業積分達標的自主性、可預期性。同時,不斷創新政策發展,做好前瞻性布局,“未來,雙積分政策或將與‘雙碳’目標實施與碳積分政策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減碳減排政策,進一步推動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