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是獵奇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市場監管部門曆來都高度重視,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不法商家利欲熏心、膽大妄爲,缺乏起碼的商業職業道德,打著“創意”的旗號,過度跨類營銷。
立案調查
繼“香菜奶茶”“折耳根奶茶”等網紅飲品紛紛橫空出世後,一款洗衣液瓶造型的奶茶最近接棒走紅網絡。外包裝看似是洗衣液,實則內部裝著飲料。


根據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開信息顯示:“洗衣液奶茶”是江蘇南京一家南椰裏·泰式大排檔推出的一款産品,用類似桶裝洗衣液的外殼裝泰式奶茶,名稱爲“斑斓厚椰椰”,售價爲18元一桶。
由于其包裝既有新意又好玩,符合年輕人獵奇的心理,這樣的營銷模式也得到了其他商家的效仿。在南京走紅之後,重慶、廣東等地也有商家模仿此外形做類似的奶茶産品,有一些年輕人還在微博分享了自己的體驗評論。

對于這款奶茶受到熱捧,在淘寶,甚至有商家做起代購,一份超大杯“洗衣液奶茶”售價38元,還不包郵。
不過,有網友認爲不是所有的新意都值得提倡,創新也要有底線,因爲這種奶茶的容器外形酷似洗衣液,會不會誤導孩子誤食真的洗衣液?有網友認爲,這種奶茶容器的外形與洗衣液極其相似,卻有可食用或不可食用之根本性區分,因此,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還有網友稱,“設計沒有標准,但是有道德底線”,更有網友擔心“孩子還沒有判斷力的時候,會覺得洗衣液是好喝的”“以後要是搞農藥瓶出來就麻煩了”……
“雖然這款奶茶的瓶身及瓶蓋檢測報告顯示符合食品級包裝材料標准規定要求,産品也沒有質量安全問題,但這種包裝與洗衣液瓶相似,會誤導消費者。”南京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無底線的搞怪設計不值得提倡,商家在食品包裝標新立異方面應把握好尺度。
《産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産品或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對使用不當,容易危及人身、財産安全的産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据南京市市場监管局介绍,针对这款奶茶产品的包装等问题,南京市市場监管部门已对该餐厅的3家门店立案調查,目前其名下的3家门店均已全部停用该包装。
仍在銷售
南京洗衣液奶茶刚被立案調查,在青岛的一家火锅店里就出现了一款肥皂蛋糕,将蛋糕的造型做成各种肥皂的样子,以假乱真。
蛋糕的造型千奇百怪,做成什麽樣或許都不讓人驚奇,但就是這款肥皂蛋糕也贏得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睐,紛紛表示好玩兒,甚至不少人拍照打卡。
也有不少網友擔心,孩子在吃完蛋糕後回家啃香皂怎麽辦?網友認爲,餐廳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場所,商家除了要以有特色的産品吸引消費者外,也應該考慮到這些産品會不會帶來其他風險。

除此之外,在部分網絡購物平台上看到,諸如燈泡糖、草莓蛋糕精油皂、香煙糖等類似的“網紅”食品、用品還在大量銷售,給孩子帶來的安全隱患仍令人擔憂。有一款棒棒糖火爆網絡引不少人紛紛購買,那就是火爆網絡的大燈泡棒棒糖,這款糖是將棒棒糖做成1:1燈泡的形狀,然後添加上各種顔色,組成五顔六色的大燈泡棒棒糖。
吃的進去,拿不出來的燈泡糖備受年輕人推崇。一旦放進嘴裏,的確很難在短時間內把糖拿出來,只能含化,而這個時間有時長達數小時,但這種糖果對人傷害很大。

因爲人在使勁張嘴的時候,舌頭會向後部抵,整個口腔也會向後收縮,放進去的燈泡會撐大口腔,壓迫舌頭,颞下颌關節也會隨之往前滑,而當嘴裏有了燈泡以後,就會阻礙颞下颌關節前滑,使張開度受限,張嘴的動作也無法做到最大。所以,把燈泡完整放進口中對一般成人而言是沒問題的,但是想要完整地取出來難度很大。燈泡如果占滿口腔,會造成通氣道阻塞,影響吞咽、正常呼吸,甚至還有窒息危險,而且,即使等到糖果正常融化,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也會給關節帶來損傷。
這種有意模仿具體産品的設計,看上去是精心布局的産品賣點,實際上有可能埋下諸多風險隱患,在很大程度上會誤導消費者,增加誤食風險,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今年2月,“老人誤將網紅清潔劑當橙汁喂孫子”登上微博熱搜。在網友發布的討論中,還有各種各樣因産品包裝、造型帶有迷惑性,從而造成家人尤其是孩子誤食的情況出現:唇膏被包裝成糖果模樣,身體乳外盒似水果糖盒子,卸妝水的瓶子像果汁瓶,甚兒童藥品的外包裝像小零食,兒童食品中甚至出現“衛生巾棉花糖”……
大品牌也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這類大膽博出位的營銷,不僅僅局限于小品牌。
比如,前不久“辣條一哥”衛龍的包裝就被指打色情擦邊球。此前,衛龍品牌旗下的兩款零食(衛龍大辣棒和衛龍小辣棒)上出現了“約嗎”“賊大”“強硬”等醒目的廣告語,疑似打色情擦邊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兄弟2001年在漯河開始辣條生産,公司主營辣條産品的生産、銷售,旗下産品包括大面筋、大辣棒、親嘴燒、魔芋粉及肉制品等,被稱爲“辣條一哥”。
再比如,瑞幸联合34年坚守土味设计的椰树推出全新产品椰云拿铁,刺激又醒目红黄蓝的三原色,密密麻麻的的PPT文案,这款产品无论从纸袋、杯套都采用了“土潮”风格:简单粗暴的PPT设计,五彩斑斓无审美的撞色,以及肆无忌惮的文字排版再一次成为圈钱利器,不少网友表示:“土到极致就...... ”
值得一提的是,椰樹另類營銷玩出火,已經被監管部門處罰多次。
2019年3月,椰樹集團因廣告中提及“椰汁中含有維生素E,可改善性欲,促進少女發育”,涉嫌低俗營銷被處罰款20萬元。2019年3月1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發布通知,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立即停止播出相關版本的“椰樹牌椰汁”廣告,並表示其部分版本廣告,存在導向偏差和違規播出涉性廣告等問題,違反了《廣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規定。
2021年3月25日,椰樹官方微博發布招生內容顯示,“椰樹集團培養正副總經理學校再招生,入學就有車、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帥哥追”。

爲此,2021年4月,椰樹集團海南椰汁飲料有限公司因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內容的招聘廣告被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40萬元。
但即使如此,瑞幸x椰樹爲什麽還要將“黑紅”進行到底呢?
衆所周知,在營銷理論中,視覺傳達已成爲現代營銷的核心價值。有科學分析表明,五感對人的思維判斷影響最大的就是視覺,占比有83%,剩下的聽覺、觸覺、嗅覺等合計只占到17%。而如今,互聯網傳播成爲主流,不管是圖片還是短視頻,實際都是視覺傳播。此外,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也非常注重産品的“顔值”。
這些品牌越來越多的産品注重包裝和顔值。
于是,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好像做任何什麽産品都首先要追求外貌上的沖擊力。尤其是視頻營銷成爲主流後,更加劇了這一點,很多品牌都不自覺地迎合這種趨勢,紛紛加入外貌協會。這種營銷方式受到青睐,一方面,是很容易制造話題,只要足夠大膽,不愁沒人關注,比如瑞幸x椰樹賣掉1億杯;另一方面,相比內在的品質,強調包裝上的標新立異顯然更簡單、直接。
快评:創新不是獵奇
洗衣液奶茶、肥皂蛋糕、燈泡糖、“辣條一哥”衛龍廣告……這些造型如果不是放在食物上,其實並沒有多特別。
但恰恰是放在各色美食上就讓人覺得奇怪,但奇怪的同時又勾引著消費者的好奇心,反而在一段時間內會銷售很好。
這是爲什麽?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在這個流量爲王的時代,各個商家、品牌都講究要推陳出新,需要有創新、創意,讓自己的産品更勝一籌,才能吸引消費人群的眼球。
與此同時,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特立獨行的個體,他們並不喜歡規規矩矩的事物。
對于吃,他們的需求也從“解決溫飽”到了“體驗爲王”的意境裏。
他們喜歡一切獵奇、獨特的東西,好玩兒、有趣才是他們消費的關鍵。是以如今的餐飲業態都在圍繞一個關鍵詞展開,那就是“體驗感”。無論是文和友的市井民俗小吃懷舊體驗,還是小龍坎古色古香的漢庭風體驗,甚至KTV火鍋、劇本殺餐廳層出不窮。其實就是爲了三個字--體驗感。
而不管是洗衣液奶茶還是紅黃藍的椰雲拿鐵,目的是爲了增加消費者的這種“獵奇”體驗,對于商家來說,不僅能迅速“博眼球”抓住消費者的心,也能短時間內增加收益,但這顯然是一個短期的生意。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食品安全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所以,食品安全容不得面子工程,在設計食品外包裝時還需仔細考量。
那些靠顔值而爆紅的産品,其實少有真正能夠市場長青的--不管是小到一杯奶茶,大到一部手機、一輛車,很多一時間成爲爆款的産品,最終往往是昙花一現。因爲現在的消費者,對一款産品的喜好,或確實是“始于顔值”,但歸根結底還是“忠于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