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導企業用好國際市場貿易規則,二是參與小龍蝦國際標准制定,三是研發小龍蝦預制菜出口産品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小龍蝦色澤紅亮、味美鮮香,是夏季夜宵“頂流”産品,但小龍蝦從何而來、養殖和貿易發展情況卻鮮少有人知曉。

消費市場推出來的千億産業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産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20世紀30年代,小龍蝦由日本傳入中國,目前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湖北、江蘇、安徽及雲南等地均有分布,現已成爲中國重要養殖經濟蝦類。
近年來,小龍蝦憑借其“適宜多種烹調、迎合不同口味”的特性,從區域美食走向全國。隨著冷鏈物流和電商技術的發展,小龍蝦一躍成爲現象級“網紅水産品”,消費量急劇增長。
2020年中国小龙虾总产值3448.5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748.4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480.1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22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消費市場推出來的千億産業”。
小龍蝦易養殖、市場接受度高,已成爲中國淡水水體中的重要養殖品種。池塘、稻田、淺灘地及水生經濟植物的種植地等水域都可養殖小龍蝦,特別是稻田養殖方式十分普及,占比超過80%。此種養殖方式既能減少蝦病,提高小龍蝦品質,又對穩定水稻種植面積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消費需求不斷擴大,中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及産量逐年攀升,2020年中國小龍蝦養殖面積2184萬畝,總産量239萬噸,有小龍蝦大規模養殖報告的省(區、市)已達23個。目前中國已經成爲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産國和消費國,小龍蝦不僅爲當地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對促進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環境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産業升級驅動 出口貿易長期向好
小龍蝦在中國受追捧的曆史並不長,最初中國小龍蝦養殖主要用于出口。20世紀90年代,江蘇、湖北等地逐漸興起小龍蝦加工出口企業,1995年中國對美國小龍蝦尾肉出口額已達3570萬美元,占美國當地市場份額的80%。
貿易發展帶動小龍蝦産量提升和養殖技術優化,産業興旺助推小龍蝦出口貿易的穩步增長,目前湖北、安徽,江蘇也都成爲小龍蝦主要出口地。2021年,中國小龍蝦出口量達9693.9噸,出口額近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和58.5%。
中國小龍蝦主要出口市場爲北美、歐洲及日本,其中美國、丹麥、荷蘭居前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貿易形勢、國內原料市場變化等影響,小龍蝦出口大幅下滑,直至2021年再度回升。長期發展態勢來看,出口市場仍具潛力。
近年来,小龙虾产业形态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延伸至含“育种、养殖、加工、物流出口”一体化全产业链,切实拓展了产业增值增效的空间。相关国家政策及行业标准陆续发布,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崛起,行业形势积极向好。下一步,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发力,为中国小龙虾贸易向好发展提供更多驱动力。一是加强小龙虾等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监测预警,水产及贸易行业协会应积极收集贸易动态,引导企业用好国际市場贸易规则,深入开展影响小龙虾出口竞争力因素专题研究,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技术指导。二是参与小龙虾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应用领域话语权。依托農業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项目,加快完善小龙虾出口基地认证标准,打造权威国家品牌。三是鼓励研发小龙虾预制菜等新式出口产品,用好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国际性经贸平台,帮助打造小龙虾预制菜出口品牌,提升小龙虾产品出口效益。(作者 王思凯 赵贞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