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食用油企業陷入提價兩難的處境。目前情況下,只有通過減産來降低虧損
食用油巨頭們或又要考慮提價了。今年6月,食用油企業所需的油脂原材料價格一路攀升,部分原材料價格達到年內新高。中國商報記者采訪獲悉,在進行數輪提價後,相關食用油企業今年在“6·18”的促銷力度也有減弱。成本承壓的情況下,食用油企業上市公司業績或也受影響。
促銷活動“縮水”
正值“6·18”,往年忙著促銷的食用油企業對今年的促銷活動並不積極。中國商報記者在金龍魚、道道全、中糧等食用油品牌的線上旗艦店中觀察到,少有産品參與“6·18”大促,原價銷售居多。另外,在北京朝陽區、西城區的部分商超內,頭部食用油品牌附産品搭贈的贈品也少了。
北京朝陽區一超市食用油産品區的工作人員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與往年相比,食用油産品在今年“6·18”沒有太多促銷活動,目前在超市能看到的促銷活動從今年4月就開始了。目前搞促銷的産品部分是今年年初進來的,而最新進來的一批食用油産品還沒上架,價格較之前者,還要再高10%-20%。
食用油品牌魯花的一位地區銷售經理對記者坦言,今年以來,食用油産品價格幾次上調均是因爲原材料價格較高。終端提價會影響銷售,但是不提價,企業也會因爲成本過高造成虧損。
“總體應該是有三輪提價了。”北京地區一位糧油經銷商表示,今年以來,道道全、西王、金龍魚等品牌已經有數次提價了,每次漲幅大概在5%左右。金龍魚總裁穆彥魁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食用油産品已調過兩次價格,面對國際食用油大漲環境,近期還在考慮第三次調價。道道全方面則對記者表示,公司最近一次提價是在3月,如果原料價格一直走高,可能會相應調一次銷售價格。西王方面也表示,公司的食用油已多次進行提價,未來將視原材料成本情況對終端價格進行適當調整。
原材料價格攀升
今年以來,食用油企業所需的油脂原材料價格一路攀升。
根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統計,截至6月13日,6月份國內進口四級菜籽油均價爲14822元/噸,環比漲幅爲4.97%,同比漲幅爲32.6%。同時,6月以來國內豆油行情沖高回落,期間一級豆油現貨價格升至年內新高。截至6月10日,港口一級豆油現貨均價12630元/噸,環比漲10.26%,同比漲34.31%。
目前,食用油所需油脂原材料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进口。“对企业来说,进口油菜籽到港成本增加。”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德强对中國商報记者表示: “2021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减幅为35%,供应减少,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不断上涨,进口油菜籽到港成本随之增加。目前加拿大油菜籽供应量维持在较低位置,同时新季油菜籽因播种进度缓和,最终产量仍有下降预期,后期加拿大油菜籽供应依然偏紧,国内进口油菜籽供应量难以大幅增加,预计后期国内进口菜籽油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豆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国内外市場的共同影响。” 卓创资讯分析师杨光红表示,从国际市場来看,美豆在出口需求好转、播种进度偏慢的情况下,价格不断走强,油厂进口原料价格上涨。另外印尼食用油出口政策也是引起油脂行情波动的主要因素。从国内市場来看,自6月以来,油厂开工高位,豆粕库存压力转大,时有停机消化库存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豆油价格。在目前高成本支撑以及国际植物油供应偏紧的现状下,预计短期内豆油价格下跌空间或有限,维持高位概率大。
企業提價仍謹慎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食用油企業陷入提價兩難的處境。國內龍頭食用油企業銷售業務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言,企業采購成本提升是無法控制,但企業提價的幅度和次數均有限,目前情況下,只有通過減産來降低虧損。
目前,受成本高企影響,食用油廠的開工率也較低,後續産品或還有提價可能。張德強坦言,菜籽油壓榨成本提升,在進口油菜籽壓榨利潤較少的情況下,各油廠紛紛調整開工計劃,導致進口油菜籽整體開工率維持在較低位置。
楊光紅也表示,目前美豆價格高位,油廠進口成本上升,壓榨利潤不佳,近段時間以來的大豆進口量雖有增加但增幅有限,油廠整體開工率不及往年同期。另外,對于終端包裝油來講,前期低價貨源陸續出盡,隨著高位成本價格的傳導,包裝油價格或跟隨散油價格上調。
食用油企业对提价仍较为谨慎。“提价会影响销售情况。”上述北京地区粮油经销商表示,食用油是必需品,很多消费者会排斥频繁提价的品牌。“公司不会轻易调整产品终端价格。”道道全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是调整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来应对短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记者 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