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業主帶動和群衆參與,今年,劍閣縣共發展艾草産業1000畝
近日,四川劍閣縣種植的上千畝艾草已進入收割期,長勢喜人的艾草散發著濃烈芳香,沁人心脾,藥農們正抓緊時間收割、曬涼、銷售。
走進公興鎮新生村的艾草種植基地,成片的艾草在和煦的陽光下長勢喜人,微風輕拂,艾草枝葉隨風搖曳,一股清香撲面而來。趁著晴好天氣,基地負責人袁全勇正組織機械和人工抓緊收割,隨著收割機開過,綠色的艾草悉數倒在地裏,整齊排列。

“這次收割大概在0.7噸左右,一年可以割三次,它的畝産量在1.46噸左右,一年的産值大概在4500至5000元左右。收割完之後,在地裏面曬三到四天,三到四天過後就打包,打包運回我們公司進行加工,加工成産品面向市場。”廣元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全勇介紹,去年底他們公司流轉了近400畝的土地,從河南引進晚艾品種,改良成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今年元月份種植後,經過前期的精心管護,目前長勢非常好,頭茬便獲得了大豐收。

據悉,艾草爲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全草可入藥。通過精深加工,可制成艾貼、艾茶、艾灸等200多個産品,市場前景廣泛。且艾草種植技術簡單,管理粗放,一次種植5年收割,一年可收兩到三茬,經濟效益可觀。
据了解,通過業主帶動和群衆參與,今年,劍閣縣共發展艾草産業1000畝,目前均已成熟收割。艾草只是剑阁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一处缩影,作为四川省中醫藥产业示范县、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剑阁县林业局产业股股长刘映海表示,通过引进中药材初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具有剑阁特色地域标志的中药村品牌,让中药材产业升值、增值。

近年來,劍閣縣通過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常年發展中藥材産業4萬畝以上,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爲鄉村振興打牢基礎。(楊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