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到很多與市場監管和品牌質量工作相關的重要信息,有對監管體系的部署,有對質量強國的指引,有對知識産權的規劃,還有對市場主體的關注。
公平监管: 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
报告原文:“抓紧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場环境。”
衆所周知,平台經濟作爲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和市場業態,推動了産業叠代升級、提升了生産效率、促進了市場經濟發展。但是,壟斷、資本無序擴張等問題不容忽視,“自我優待”、“大數據殺熟”、強制“二選一”等破壞公平競爭的壟斷行爲,對市場競爭環境産生了不良影響。平台經濟帶來的挑戰、相關案件的湧現……這些因素都需要反壟斷監管執法持續創新監管方法。
2021年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挂牌成立。
2022年,政府部門將繼續強化反壟斷,推出創新管理辦法,將有助于社會公平,也會給平台經濟注入創新活力。當大型平台的過度擴張受到限制,將有利于競爭和創新,期待一些新品牌的出現。
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報告原文:“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市場主體(品牌)是在市場經濟運行發展中從事經濟活動的微觀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
這些市場主體(品牌)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和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能不能保護好並進一步激發這些市場主體的活力,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可以預見的是,2022年,有關部門將持續完善微觀政策措施,從財稅、金融、社保、就業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質量提升: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報告原文:“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産業向中高端邁進。”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關鍵舉措。
但是,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是,我國在中高端産業方面,存在人才相對短缺的短板。這就需要健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機制。這就需要培育一大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品牌,形成鼓勵企業專業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知識産權: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
報告原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産學研用結合。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創新科技金融産品和服務,提升科技中介服務專業化水平。”
強大的創新能力是促進品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以必須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調動各方面創新積極性,讓每一份創新活力能充分迸發。《人民日報》記者曾經走訪一些品牌發現,疫情期間,有些洗衣機品牌訂單縮水了,但,有些洗衣機品牌訂單卻逆勢增長。
原因是,這家逆勢增長的品牌,加載了“超聲波+電解+活氧”3種組合技術,能達到快速殺菌消毒、去汙除臭的效果。這家企業,之所以能逆勢上揚,得益于其在知識産權上,取得重大突破,從而在技術創新上,迸發出強大動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國品牌大有可为,相信2022年,中國品牌能加强知识产品保护和运用,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