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回暖得益于政策定調使得宏觀環境更趨寬松。
今年,土地拍卖国企较为抢眼,多是单独拿地。土地市場回暖得益于政策定調使得宏觀環境更趨寬松。各地房地产政策有所松动;土地拍卖规则也趋宽松。未来市場可能更趋分化,一二线城市市場前景更为乐观。
經過去年先飛漲後深調的起落,開年土地市場頗有些“小陽春”的迹象。近日,北京今年首輪集中供地收官,18宗地塊17宗成交,總金額達480億元。這與去年下半年各地頻頻流拍相比,開了個好頭。
新近發布的房價數據也在佐證這個判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指數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止跌。且70個大中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均上漲,分別爲1%、0.6%、0.5%和0.5%,二線城市新房價格也從此前連續3個月下跌轉爲環比上漲0.1%。
或因資金影響,此次北京土地拍賣國企較爲搶眼,除旭輝外,華潤、中海、金地、保利等表現積極。另一個不同是,去年不少企業爲分散風險采取多個企業聯合拿地策略,今年則多是單獨拿地。
土地市場回暖和大環境相關。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必須堅持穩中求進,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同時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這些政策定調使得宏觀環境更趨寬松。2月上旬,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至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爲243萬億元,同比增長9.8%。當月淨投放現金154萬億元,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6.17萬億元,雙雙創下單月新高。同時各方面消息顯示,廣州等多地房貸利率已下調。
各地房地産政策也有所松動。繼山東菏澤之後,重慶、江西贛州部分銀行已將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降至20%。
開年以來土地拍賣規則也趨寬松。如西安發布消息稱,將延長土地出讓價款支付期限,且允許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可在合同簽訂後月內繳納土地出讓價款50%,余款分期繳納,期限最長爲12個月。
分析人士稱,因北京較早集中供地,隨著其他城市政策的放松,預計後續其他城市土地市場也將趨暖,但大複蘇、大反彈尚不具備條件。
同時,未來市場可能更趨分化。一二線城市因人口流入較多,市場前景更爲樂觀。但部分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人口淨流出城市,房地産市場和土地市場仍可能走低。
此次發布的房價數據也顯示,1月房價下跌多爲三四線城市。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售價環比跌幅較大的城市有襄陽、湛江均下降0.8%,丹東、韶關均下降0.7%,沈陽、九江、常德、南充、遵義等城市均下降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