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跨界美妝真有那麽容易?
(日期:2021/12/9 19:49:31)
浏覽人數:364 |
|
![]() |

跨界美妆的醫藥企业,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国内开拓化妆品业务的药企数量已逾300家。很多人不知道,在国内功能性护肤品赛道一马当先的薇诺娜,前身隶属于云南滇虹药业,而同仁堂、马应龙、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都在发挥各自原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在化妆品赛道上的步伐。以马应龙为例,在马应龙八宝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眼霜月销量数据超1万个。此外,眼部精华、寡肽原液等细分品类都有较高热度,也不乏口红等彩妆产品,定价多在几十元到300元之间。 良好的國民口碑、較高的技術壁壘以及合理的定價,讓不少藥企初涉美妝便如魚得水。“一聽是藥企做的化妝品,就覺得令人放心。”從“Z世代”到中老年,很多消費者都對藥企有天然的信賴。 但並不是所有藥企都能做出“薇諾娜”。跨界美妝的熱度一旦退去,許多藥企旗下的化妝品都難以與自帶互聯網基因的新銳國貨美妝搶奪消費者的注意力,亦無法與早已根深蒂固的美妝大牌抗衡。此外,層出不窮的“貼牌”亂象,也在消費著藥企打下的國民口碑。 “遍地都是打著某藥企旗號的化妝品,到底是真是假,咱也不知道。”懷揣著對藥企的信賴准備嘗試其旗下化妝品的林女士,在電商平台和短視頻平台刷到形形色色打著藥企名頭的産品後,表示迷茫。“我們很難搞清楚産品是否得到藥企授權,哪怕是授權貼牌,不是藥企本身生産,也違背了我們的購買初心。”記者在多個互聯網平台看到,消費者對“貼牌”産品質量的吐槽和投訴越來越多。 這對藥企來說,無疑是個值得警惕的信號。假冒僞劣需要加大監管力度,但若是藥企自己將口碑拱手讓出,讓品牌形象受損,對發展將是致命打擊。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産品賣不好,還能調整戰略,‘東山再起’。但若就此貪戀‘賺快錢’,無底線地授權商標,走到口碑盡失的地步,則難有‘回天之力’了。”
|
广州日报 陈馨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