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時代的企業,恒大這次還有希望嗎?
2008年,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不會想到,13年之後,恒大集團再一次面臨更嚴峻更複雜甚至決定公司命運的一次挑戰。
2021年7月,從廣發銀行申請財産保全凍結恒大1.32億資産,到湖南邵陽暫停恒大集團兩個項目網簽,恒大的股價在幾天內跌去51%;
7月26日晚,標普將中國恒大、恒大地産和天基控股評級從B+下調至B-,展望爲負面;
7月29日,恒大地産持有廊坊發展7603.21萬股股份被凍結。
13年前,2008年,恒大當時的“敵人”是不看好恒大的投資機構。許家印另辟蹊徑,結交了當時新世界老板鄭裕彤。最後,鄭裕彤爲恒大站台,恒大如願登陸香港聯交所,解除債務危機。
13年之後,2021年,恒大沒有敵人。因爲造就這一切的,是時代的轉身——地産的牛市過去了,以前引以爲傲的高杠杆模式起了反作用。
那么,作爲時代的企業,恒大這次還有希望嗎?

廣發銀行“逼債”
銀行的行爲代表了風險風向標,所以,銀行的訴訟前保全是引起行業擠兌的前兆。被一家銀行看空,就意味著一群銀行已經在看空的路上。
7月19日,廣發銀行請求凍結恒大方面銀行存款1.32億元。
事情很簡單,恒大的子公司和廣發宜興支行欠了協議,貸款3億多,已經陸續還了一部分,還剩下1.3億元,到2022年3月份還清。
消息一出,恒大的反应很激烈,恒大声明欠广发的贷款到2022年3月份才会到期,广发滥用保全措施,而且这笔1.3亿元的未还贷款有抵押物,恒大抵押了128套房産,而且有约定,销售超过70%的时候必须归还本息,因此,恒大要跟广发死磕官司。
但是廣發銀行說,在簽訂協議的時候,就寫了:銀行有提前收回貸款的權利。
開發商向銀行貸款的時候會用抵押物來抵押,一般都用樓盤在建的房子作爲抵押,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銀行和開發商都是互惠互利的,不會出現開撕的情況。
此次廣發銀行突然宣布提前收回貸款,被外界解讀爲“恒大在銷售環節存在著違規,廣發銀行及時嗅到了恒大在資金方面的危險,于是迅速的做出反應提前收回貸款,以免自己受到更多的損失”。
這一招看起來很平常,其實暗藏殺招。
因爲廣發銀行起了頭之後,其他銀行就會繼續跟進,提前讓恒大進行資金兌付,這勢必會引起恒大資金鏈的緊張,對項目的建設和銷售産生毀滅性的打擊。
償還1.32億元對恒大並不困難,恒大害怕的不是這1.32億元債務,而是最擔心的是中小銀行爭相效仿,各大銀行抽貸恒大。任何正常經營的企業,恐怕都承受不起銀行的抽貸。恒大集團高周轉發展模式,決定了地産與金融深度捆綁的格局。
銀行是否抽貸,是恒大面臨的最大風險。
賣房被質疑
恒大的確面臨高負債的問題,而且一度擊中了“三道紅線”。
早在2020年初,恒大就率先提出“降负债”目标:在2020年到2022年,力争有息负债平均每年减少1500亿元。2021年,恒大为了应对债务危机,加大了降价促销的力度,甚至出现了“全款打折卖房”的“骨折”折扣幅度。 事实上,今年6月初,恒大“全款打折卖房”的消息就已引发了外界关注。该模式虽优惠力度较大,但要求全款购房,且网签备案延后,这异于恒大此前的常规操作。

這個裏面隱藏著風險,風險在于“全款”的層面。“網簽”是指房子買賣雙方簽訂合同後,到房地産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形成網簽號並在網上公布,購房者因此即可通過網簽號在網上查詢。
网签是为了让房地产交易更加透明化,防止“一房多卖”现象,签合同后可以撤销。 但是,若购房者全款购房,却不办理网签,实际上存在“一房多卖”的嫌疑,因为房子的抵押权在恒大手上,出现纠纷,法院判定的依据也是以房産局交易所的产权登记信息为准。
叠加近期有恒大资金承压的负面消息不断,若恒大一旦资金出了问题,全款买房的购房者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全款打折”卖房的疑虑未消,湖南邵阳市住建局两份关于暂停恒大楼盘网签的红头文件,再将恒大送上舆论的头条。
7月19日,該局披露,即日起至10月13日,對恒大未來城項目和恒大華府項目,暫停預售許可、暫停網簽備案、暫停預售資金撥款。
究其緣由,該局表示,今年1月1日至7月13日,邵陽恒大華府項目共計銷售432套商品房,成交金額2.38億元,但進入監管賬戶僅1700萬元,2億多元在外;恒大未來城銷售508套,成交金額2.9億元,進入監管賬戶金額1.06億元,約1.8億元在外。
在該局看來,邵陽恒大華府等兩個項目的監管金額與實際銷售金額不符,存在帳外收存和使用挪用、預售資金的行爲,蓄意逃避監管。並且,該局已有多次約談恒大,並下達了整改通知書,但至今未收到任何實質整改行動,由此才對恒大做出暫停預售許可證等懲罰。
多舉措“回血”
四面楚歌的恒大,正在多舉措“回血”。
恒大除了低價出售房子回籠資金外,也正在通過其它渠道籌集現金。
賣資産也是恒大的重要籌資手段。
6月21日,嘉凱城公告稱,控股股東廣州凱隆擬向華建控股轉讓所持公司29.9%股份。廣州凱隆是中國恒大全資子公司。
7月31日,企查查顯示,恒大集團有限公司退出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行列,退出前持股7.0798%,萬科旗下子公司深圳市盈達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接手。
8月1日晚,港股上市公司恒騰網絡公告稱,中國恒大方面擬出讓公司11%股權,合計作價32.5億港元。其中,公司股東騰訊擬以20.69億港元接下7%。
恒大也在對外釋放一些利好消息對沖負面消息。

比如,恒大對外透露,曾經用兩年半時間虧損了40億,然後被恒大賣掉的恒大冰泉,又被買回了49%的股份,並打算在明年赴港上市。
比如,7月19日,恒大物業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股東應分配利潤同比大幅增長70%左右,恒大物業今年上半年股東應分配利潤達20億元左右。恒大物業總合約面積約8.1億平方米,總在管面積約4.5億平方米,分別較去年底新增約2.5億平方米和1.5億平方米。這個數字已經超過碧桂園,排中國物業管理規模第三名。
地産還是優質資産
目前,恒大集团,旗下拥有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产业。 八大业务中的前四大,恒大地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都已经在港股上市。
上市的這一波中,資産最好的,應該還是恒大地産。
恒大地产的优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降负债已有成效。
6月24日,恒大發布曾公告,安排自有資金136億港元提前償還美元債。稱到2022年3月前,再無到期的境內外公開市場債券。而且106億美元的資金並非通過發債募資以新還舊,而是恒大自有資金。
6月30日,恒大集團才對外透露,恒大淨負債率已降至100%以下,順利實現一條“紅線”變綠。有息負債則降至約5700億元,較2020年最高時的8700多億元下降3000億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2021年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额3567.9亿元、销售回款3211.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大量低价的土地储备。 恒大手上掌握了大量低价的土地储备,这些土地未来不乏转换成巨大现金流的潜力。根据恒大2020年年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大总土地储备项目798个,分布于中国234个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2.31亿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平均楼面地价每平米2000多元,三线城市平均楼面地价每平米1500多元。
不難看出,恒大雖然面臨高負債的難題,但與某些陷入債務危機的企業有著本質不同:恒大既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和社會責任感,本身又不乏一二線城市的優質資産,唯一缺少的只是把優質土地儲備轉換成現金流的時間。
只要給予一定的時間,恒大的高負債有望降下來。
而且從過往恒大多次化險爲夷經曆來看,比如恒大和廣發銀行達成和解,比如湖南邵陽市住建局恢複了恒大華府和恒大未來城的網簽銷售.......恒大還是有絕地逢生的能力。
所以,四面楚歌的恒大,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