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针对“接下来大宗商品走势”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5日表示,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的上涨压力仍然是存在的,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强,工业品的供应能力比较充足。与此同时,近期有关部门实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保供稳价的政策,效果目前在初步显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綜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記者提問,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對産業鏈中下遊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中小企業利潤承壓。請問您對接下來大宗商品走勢怎麽看?中小企業如何應對?另外,豬肉價格在持續下行,成爲CPI的主要拖累項。您認爲當前豬肉價格是否已經觸底,對全年的通脹怎麽看?
關于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劉愛華指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平均上漲5.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3個百分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在二季度漲幅擴大,主要有幾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經濟在持續恢複,需求在不斷擴張。
二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影響。今年6月份,國際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2.6%,非能源價格指數上漲43.2%,漲幅都是比較高的。
三是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去年2月份開始PPI就持續下降,二季度每個月的價格都同比下降3%以上,所以今年二季度PPI的同比漲幅明顯擴大,給很多中下遊企業、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比較大的成本壓力。
劉愛華稱,從總體上判斷,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輸入性的上漲壓力仍然是存在的,但我國的工業生産能力比較強,工業品的供應能力比較充足。與此同時,近期有關部門實施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保供穩價的政策,效果目前在初步顯現。6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8%,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所以總體上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是總體可控的。
關于CPI的走勢和對豬肉價格的判斷。劉愛華提到,今年上半年CPI處于溫和上漲的態勢,上半年CPI平均上漲0.5%,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處于近年來比較低的水平。從月度變化看,6月份當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1%,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結構看,食品價格由漲轉降,可以說是影響CPI漲幅回落最主要的原因。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2%,去年同期食品價格上漲16.2%,食品價格從上拉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轉爲下拉居民消費價格的因素,影響了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04個百分點。
針對記者提到的豬肉價格同比已經連續9個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3%,影響CPI下降約0.45個百分點。劉愛華說,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食品價格由漲轉降是影響漲幅總體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其中豬肉價格又是重要原因。
從非食品價格來看,今年上半年非食品價格上漲0.7%,這個漲幅和去年同期是相同的,影響了CPI上漲0.57個百分點。在非食品中主要還是能源價格上漲比較多,今年上半年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8.5%和9.2%,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2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有食品價格由漲轉降的因素,也有非食品價格漲幅比較平穩的因素。
從下階段影響CPI的三個板塊來看,第一個板塊,食品價格來看。昨天剛剛公布了夏糧産量,夏糧再獲豐收,所以糧食價格有望繼續保持穩定。豬肉價格隨著生豬生産持續恢複、國家收儲政策又有支撐,所以價格有望保持穩定的態勢。總體上看,食品價格在糧食再獲豐收、豬肉價格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總體上漲壓力不大。
第二個板塊,工業消費品價格來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會帶來部分工業消費品有所上漲,但從長期看,我國的供給能力比較強,工業生産能力比較強,産業體系比較完整,所以工業消費品的市場供應總體比較充足,工業消費品價格不存在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
第三个板块,服务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服务价格持续受到散发疫情的影响,目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今年上半年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下阶段,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餐饮、住宿、旅遊的消费需求将会逐渐恢复,市場信心不断增强,加上居民收入增速也是在加快的,服务价格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总体上看,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服务价格也有望保持小幅上涨。
刘爱华说,綜合上面三个板块未来发展的态势判断,全年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也同样有基础、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