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高雄气爆死伤惨重,高雄市府昨天两度公开表示,祸首疑是李长荣化工输送丙烯时未注意管线异常降压,致大量丙烯外泄。李长荣化工董事长李谋伟昨晚说,盼尽速厘清事件发生原因,并一再强调“只要气爆原因与责任归属确认,李长荣化工绝对不逃避”。
李謀偉昨晚先向傷亡者及其家庭表達關懷,並對發生此一氣爆事件深表遺憾,強調全力配合相關單位進行氣爆現場管線開挖,以厘清事實真相。他強調,當天下午很多地方都聞到瓦斯味,瓦斯一定會加硫化物,讓瓦斯發出特別的味道,但丙烯是不會發出這種味道。
李謀偉兩度重申:“只要氣爆原因以及責任歸屬確定的話,李長榮化工絕不會逃避。”針對外界將矛頭指向李長榮化工,李謀偉強調,現在不是委屈的時候,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和責任歸屬,才是最重要的。
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表示,根據事發當晚管線輸送紀錄,李長榮化工在晚間8點多就發現管線壓力異常,卻未及時向消防局報案示警,以致丙烯大量泄漏釀成大禍。
環保局于是清查附近丙烯輸送管線,當地有兩條管線輸送丙烯,一條是中油輸往中石化,另一條是華運倉儲送往李長榮化工;中油前晚7點後就沒有輸送丙烯,因此只剩李長榮這條管線輸送丙烯。
陳金德表示,勞工局昨天淩晨到中油前鎮儲運所搜集管線操作紀錄數據,發現李長榮化工前晚8點多就察覺丙烯量少了很多。從8點是每小時26.1公噸,9點是19公噸,10點降到0.95公噸,實際上丙烯並未送達李長榮化工,極可能此時外泄引發氣爆。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長鍾孔照表示,李長榮化工雖否認氣爆和壓力、流量計異常有關,但市府調查,當時華運倉儲和李長榮化工“剛好有互相對話,時間吻合”。
華運倉儲主管張科長證實曾和李長榮化工通聯,表示是以每小時24公噸的運量送李長榮化工大社廠。但榮化大社廠說“沒收到原料”,于是8點55分停氣。晚上10點,李長榮化工來電表示正常,華運立即恢複送丙烯。市府水利局指出,氣爆造成4公裏長的箱涵幾乎全毀,修護費用要5億到7億,會向肇事者求償。
李長榮化工是李昆枝在1965年創辦,李昆枝生前即交棒給兒子李謀偉,公司也在李偉謀接下董事長位子後拓展營運,漸入佳境。
李謀偉11歲到美國求學,獲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兩所知名大學學位。
李謀偉曾經說過,書念得不好,只對自己負責而已;但做生意不賺錢而虧本,是無法對股東、投資人交代。他認爲,創新與研發,是冒險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