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價格回歸理性專家稱殺牛現象或有助行業洗牌
(日期:2014/7/12 17:05:20)
浏覽人數:772 |
|
![]() |
“原奶價格半年急降5%,奶農幾無利潤空間,殺牛或再次上演。”近日有報道這樣描述當前國內奶業面臨的境況,並且頗爲悲觀地預測“奶荒將愈演愈烈”。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分析認爲,當前原奶價格正在回歸理性,奶農利潤空間變薄也是合理的,殺牛現象或有助于行業洗牌。 奶價或正回歸合理 根据国家農業部对国内10个主产区的监测,从今年2月的第三周开始生鲜乳平均价格出现了2012年5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并持续下降至6月最后一周的4.06元/公斤,与年内最高点相比降幅达4.9%。据此,有报道认为,“原奶价格的此轮下滑与国内原奶总量供应增加、国外原料粉价格下滑以及国内乳制品消费萧条有关。原奶价格如果下半年还将下调,恐怕会引发又一轮的奶荒”。 中国農業大学教授、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张沅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意见与上述相左,他表示:“就北京而言,目前原奶收购价格是4.2元-4.3元/公斤,已基本上回到了去年上半年的价格水平,这是合理的。” 必须提及的是,去年8月份至今年2月份原奶价格暴涨是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其导火线是由于新西兰奶粉中发现肉毒杆菌,我国暂时关闭了进口新西兰奶制品。我国每年大约需从新西兰进口60万吨以上奶制品,为国内乳品加工厂提供原奶加工原料。去年由于这部分被取消,导致国内乳品供应量减少。其次,液态奶生产商大量生产高价奶,也推高了乳品市場价格。此外,一些地区性疫病导致奶农杀牛,奶牛数量减少也导致牛奶产量减少,价格抬高。以上原因又导致奶业公司争抢奶源,继而把牛奶价格进一步推高。因此,綜合以上因素可以认为,去年下半年乳品销售价格高涨是虚高价格。从饲养成本和销售成本看,那个价格不合理。 再說所謂的“奶農幾無利潤空間”,張沅認爲,這個說法並不准確。例如北京飼養一頭牛的日均成本是35元,如果日産10公斤以上就能賺錢。但以三元爲例,每頭牛日均産奶25公斤以上,全年9000公斤以上。因此,不能武斷地說,由于市場銷售價格下降了,奶農的利潤就沒有了。從世界上看,美歐及大洋洲牛奶都是利潤與飼養成本基本持平或略高一點,其中美國牛奶的利潤是每公斤只有10美分。 而我國一直以來宣傳養牛産奶能讓農民增收致富,這個理念導向是錯誤的。曾有段時間養頭奶牛的收入達到3000-5000元,甚至高達七八千元,而爲了追逐如此高額的暴利,勢必將市場價格推至虛高。例如,去年生産高價奶,即收購價格爲5.5元/公斤,銷售價格卻達到25元/公斤,利潤率高達接近400%。張沅把這種在利誘之下推動奶價虛高的做法稱之爲“冷熱病”,因爲在虛高之後必定會急速下跌。這種人爲因素導致奶價忽高忽低的做法,不利于市場的穩定。 至于是否會再次上演殺牛的情形,張沅認爲,“殺牛可以洗牌。沒必要過分擔憂。”他說,天天都有殺牛的也有養牛的,低産牛該殺就殺,存欄頭數穩中有降,不僅可以降低養殖戶的飼養成本減輕壓力,還可提高飼養效率。目前散養戶數量還有很高的比例,許多奶農因利誘而養殖奶牛,其實並沒有做好飼養條件的准備,也難以保證奶牛的健康和乳品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殺掉一批不合格奶牛,讓一部分頂不住的散戶退出,是有利于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的。 我國有13.5億人口,平均下來人均每年對牛奶的占有量爲30多公斤,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但牛奶産能過剩達50%,因而市場上從未缺奶。從我國的國情來看,要發展到美國平均每人牛奶占有量100-200公斤的水平,並不具備那樣的條件,因爲國內耕地缺乏,也缺乏紫花苜蓿和豆粕等飼料,目前只夠飼養1000萬頭奶牛,維持年産4000萬噸的水平就足矣了。所以只關心牛奶産量而忽視市場需求,只看純數學統計而忽視了現實情況,僅憑原奶收購價格下降就判斷認爲乳品已無利潤空間,這是不對的。 至于奶價會否下降,張沅表示,在市場需求基本無變化的情況下,奶價跟牛奶産量是挂鈎的。目前正值盛夏,會造成産奶量季節性下降,市場會提高收購價格。牛奶的價格周期在于,夏天擡高價格,春節前後價格會受到壓抑,不過幅度也就是兩三毛、三四毛的樣子,不會形成奶荒。 國際因素影響待考 對于當前牛奶價格下滑,有外電認爲,中國市場的爭奪戰正導致全球乳品價格下跌。據《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報道,隨著財富增長,中國對進口乳品的需求急劇上升,從而推高了近年來的全球乳品價格。乳品價格上升促進了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國新西蘭的經濟繁榮,也提高了美國奶農的收入。但根據乳品交易平台乳制品國際交易拍賣網的數據,在2月份創下紀錄新高後,乳品拍賣平均售出價格已下跌了20%多,至4000美元/噸以下。 记者注意到,乳制品国际交易拍卖网的监测数据,与国家農業部对国内10个主产区的监测数据,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这说明国内奶价的波动也同样受到来自国际因素的影响。 報道分析,乳品價格下跌的部分原因是中國最近出現奶粉庫存積壓,這就意味著需求下降。另外,供應的增加也給價格造成打擊。經過去年的幹旱之後,新西蘭産量已經恢複,而在歐洲,有利的天氣條件也推動了今年第一季度牛奶産量同比增長6%。 受中国需求推动,美国乳品生产企业今年3月份出口量刷新纪录。但随着其他国家扩大生产,美国農業部称,预计2015年出口量将有所下降。报道认为,乳品价格的下跌对新西兰的影响最大。去年中国进口了价值50多亿美元的乳制品,其中约80%来自新西兰,当地农民从中国对牛奶不断上升的需求中大受裨益。 不過,對于該報道的觀點,張沅明確表示:“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張沅認爲,中國作爲乳制品進口大國,進口量大說明國內需求量大,會擡高價格,怎會導致價格下跌?他舉例說,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時,國內奶品産量不足,新西蘭就提高了向我國出口的價格。 奶價走軟令利潤下移 對于原奶産量和價格的未來走勢,高盛日前發表觀點人爲,未來中國原奶産量將每年增長10.2%,超過6.8%的需求增速。推動因素是隨著小牧場的持續退出,奶牛存欄數將複蘇且單産將得到改善。因此當前的供應短缺應會有所緩解,但由于供應增長受到生理規律限制且小母牛進口數量有限,2018年以前原奶供應缺口仍將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 另外,原奶價格走軟令利潤向下遊轉移。據高盛全球日常消費品團隊預計,在2015年4月份歐盟取消配額限制後,全球牛奶産量將以高于趨勢水平的速度增長,由此預計國內原奶價格將下跌至人民幣3.90-4.00元/公斤,即小牧場的邊際生産成本水平。
 |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