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面料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面料企业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往往缺少灵感,找不准定位,在后整理工序上也经常处理得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档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産能過剩嚴重影響了我國紡織品出口。業內人士指出,爲了消化高庫存和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我國面料行業開始向小而精的發展模式轉變,低碳環保成爲未來服裝面料的發展趨勢。《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表示,隨著紡織工業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以産品創新所引領的綠色、低碳、文明、時尚的生活方式,將進一步挖掘出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紡織企業加快新型染色、印花、多功能後整理、自動控制及在線監測等技術在印染行業的推廣應用,豐富了紡織面料的品種,提高了面料質量的穩定性和附加值。
近几年,面料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面料企业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往往缺少灵感,找不准定位,在后整理工序上也经常处理得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档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一款服飾从上架销售到下架往往仅有1~2个月的时间,而流行时装的生命周期则更加短暂。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産及出口國,具有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産業鏈。目前,我國紡織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高庫存,産能過剩嚴重影響了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爲了消化高庫存,爲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我國面料行業開始向小而精的發展模式轉變。
此外,爲了轉向小而精發展模式,部分國內面料供應商開始加速從傳統紡織模式向以創意、設計、資本爲特色的現代紡織模式轉型與升級,他們借助各種新技術,將上千種提花品類歸爲幾大類,借助ERP系統將整個面料産品的設計、研發、生産以及銷售等過程進行整合,實現了生産的標准化、智能化和自動化。這種轉變使得小批量産品可以跟大貨放在一個機器上生産,逐漸打造出一套小批量、多品種以及規模化的生産模式。
由此可見,我國服裝面料不僅要考慮到是否舒適,時尚,更重要的是與環保相結合,低碳環保才是未來服裝面料的發展趨勢。
